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1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28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2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已筛选出的小麦耐盐细胞系的耐盐稳定性进行有关生理、生化分析。结果表明:耐盐细胞系脯氨酸含量不仅稳定,而且高于对照;SOD活性在耐盐系增加,耐盐系对一定的盐浓度损伤DNA修复能力大于对照系,耐盐系RNA和蛋白质合成量分别是对照的5.4和4.5倍,并对小麦耐盐性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首次报道了抗家蚕抗菌肽(一种小分子多肽)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系的建立.用FPLC纯化家蚕抗菌肽(ABP)获得了电泳一条带的均一样品;将它与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偶联,以此偶联物免疫BALB/C鼠.以抗菌肽—牛血清白蛋白(ABP-BSA)做包被物ELISA筛选出5个阳性杂交瘤细胞株,冻存复苏后得到三个稳定分泌抗体的阳性细胞株,抗体IgG亚型为IgG2a.统计了杂交瘤的染色体数  相似文献   
3.
比较去透明带孤雌桑葚胚和留透明带孤雌囊胚、体内受精胚胎、体外受精胚胎在饲养层上囊胚的扩张率、岵壁生长率.结果表明去透明带孤雌桑葚胚比留透明带孤雌囊胚的扩张率显著(p〈0.05)提高,而贴壁率则极其显著地(p〈0.01)提高,此外前者还发生增殖.但孤雌胚胎的囊胚扩张率、贴壁率和增殖率均极其显著地(p〈0.01)低于体内受精胚胎和体外受精组;体内受精胚胎的体外发育最佳.说明去透明带孤雌桑葚胚比留透明带孤雌囊胚更利于在饲养层上贴壁生长,为建立孤雌生殖的胚胎干细胞系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修梅红  彭建新  洪华珠 《科学通报》2005,50(12):1213-1219
以罗丹明123作为线粒体跨膜电位荧光标记探针, 流式细胞术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研究显示, SfaMNPV诱导凋亡的斜纹夜蛾SL-1细胞, 线粒体跨膜电位(∆Ψm)产生明显改变, 病毒接种后4 h, 膜电位开始下降, 随着病毒感染进程的延续, 线粒体膜电位∆Ψm持续降低. 利用Western 杂交分析定位于线粒体的Bcl-2蛋白, 结果表明, 线粒体Bcl-2蛋白含量随病毒感染逐渐减小, 表达水平降低, 病毒感染下调了Bcl-2蛋白的表达. Western杂交检测到显示细胞色素c从线粒体向细胞质中释放, 并在细胞质逐渐积累, 呈时间依赖性特征. 病毒感染诱发的线粒体反应, 提示杆状病毒诱导昆虫细胞凋亡, 可能存在线粒体介导的凋亡信号转导途径. 以Ca2+荧光探针Fluo-3/AM负载,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和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凋亡细胞 [Ca2+]i浓度的变化, 检测到病毒诱导凋亡细胞内的[Ca2+]i浓度明显升高, 细胞外Ca2+内流; 在EGTA抑制胞外钙离子内流和细胞质Ca2+钳制状态下, PI染色后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细胞凋亡不受影响, 说明胞质内游离Ca2+升高和胞外钙离子内流不是细胞凋亡的主要诱因, 提示内质网钙库Ca2+排空可能是SfaMNPV诱导SL-1细胞凋亡信号转导通路中的重要媒介.  相似文献   
5.
目的: 为建立脊灰病毒Sabin株I型特异的单克隆抗体.方法:以Vero细胞增殖病毒并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后,用病毒免疫SPF级Balb/c小鼠.取小鼠免疫脾淋巴细胞与SP2/0-Ag14骨髓瘤细胞进行细胞融合,通过间接 ELISA 法筛选抗体阳性的杂交瘤细胞,并用有限稀释法克隆化.用细胞培养法制备脊灰病毒单抗,并以中和试验测定单抗效价.结果:获得了8株分泌抗脊灰病毒Sabin株I型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其中1株G8G7能够稳定分泌抗体.间接ELISA 法测得单抗的效价为1∶8,中和试验测得中和抗体的效价为1∶58.结论:G8G7分泌的抗体为抗脊灰病毒Sabin株I型特异的单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6.
<正>十年前,黄禹锡正值研究事业的顶峰,却不料生命伦理行为中的造假和欺诈使得他的职业脱离原有的轨道。这个科学的弃儿能否自我救赎?韩国Sooam生物技术研究基金会位于首尔西南郊古罗区的一个林木茂密的山坡上。这个冬日寂静又寒冷,灰白的外表掩饰了山里各种活动的嘈杂,还有其中斯巴达式的生活。  相似文献   
7.
目的:鉴定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多分化潜能的起因.方法:从成年小鼠骨髓股骨、胫骨中分离MSCs,并进行原代培养,分别于0、2、4、6、8、10 d提取总RNA,通过RT-PCR检测多潜能特征基因和相关因子、3个胚层特征基因的mRNA的表达情况,以判断MSCs的特性.结果:小鼠MSCs中表达多能性标记基因Oc...  相似文献   
8.
以人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系GES-1和不同恶化程度的人胃癌细胞系(低恶化AGS细胞系、中恶化SGC-7901细胞系、高恶化BGC-823细胞系)为研究对象,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荧光漂白恢复技术及划痕标记荧光染料示踪技术研究不同恶化程度的胃癌细胞系细胞间隙连接通讯(Gap junctional intercellular communication,GJIC)功能的差异;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和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间隙连接蛋白(Connexin43,Cx43)基因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差异,探求其与胃癌恶性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正常胃细胞系和低、中及高恶化胃腺癌细胞系中,细胞间的GJIC功能随着恶性程度的升高而减弱(AGS、SGC-7901)或消失(BGC-823),且Cx43蛋白及mRNA的表达量随着恶性程度的升高而下调(AGS、SGC-7901)或缺失(BGC-823).这提示胃癌恶性程度与胃癌细胞的GJIC功能显著相关(P<0.05),GJIC在胃癌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ω-3转基因克隆绵羊诞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构建了含有bfat-1表达载体pIE-bF1,通过脂质体介导转染获得转基因细胞系,再以核移植技术获得转基因克隆胚胎。胚胎移植后,于2010年10月27日出生两只克隆羊。经检测均为转ω-3基因克隆绵羊。  相似文献   
10.
采用胰酶半消化法,对贝氏高原鳅的吻端、肾脏和性腺组织的原代培养条件进行探究,使用MEM,RPMI1640,DMEM和DMEM/F12培养基进行培养;血清质量分数设置为10%,30%,50%和100%;分别置于37℃,26℃和室温(11~15℃)条件下培养,观察细胞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初步确定了各组织原代培养的最佳条件是温度26℃、血清质量分数50%的条件下,吻端和肾脏组织在MEM培养基、精巢在DMEM培养基中生长情况最优.Giemsa染色显示各组织细胞结构完整,荧光染料Alexa fluor 488Phalloidin显示各组织细胞的微丝网络发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