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3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滤泡细胞来源于卵巢基质细胞,其发育过程分为:零散卵泡膜细胞期、单层扁平卵泡膜细胞期、多层扁平 卵泡膜细胞期、立方形颗粒细胞期、柱状颗粒细胞期、颗粒细胞分泌期6个时期.多层细胞的滤泡可以分为外膜 层、鞘膜细胞层、粗纤维层、细纤维层、滤泡细胞层5个亚层.颗粒细胞具丰富的微丝、线粒体、内质网、核糖 体,高尔基体也丰富而发达.滤泡细胞具有生成次级卵膜、合成卵黄蛋白并加工成卵黄前体颗粒和中间颗粒、产 生类固醇激素和协助排卵等作用. 卵膜包括初级卵膜和次级卵膜.初级卵膜分为3个亚层,由卵母细胞依次产生的3个亚层最终融合并致密化 形成放射带.而次级卵膜在卵黄合成后期由滤泡细胞产生.  相似文献   
2.
继1987年发现泥鳅成熟卵卵膜孔涡旋状结构之后,我们又发现了大银鱼(Protosalanx hyalocranius)卵膜孔呈现特异的沟脊放射状结构。本文进一步确证了又一种真骨鱼精子入卵除化学因素外,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数学物理因素——机械动力作用,这两者相得益彰,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精子引导系统。  相似文献   
3.
鲂鱼过卵孔中心部位的剖切面曲线,是以精孔管为轴,两侧由凸转凹,两端自然趋于平直,这种切面曲线与三次样条曲线拟合,具有极小曲率性质。从而,找到了又一种真骨鱼,其卵膜孔的形态结构为精子入卵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4.
真骨鱼类卵膜孔精子引导系统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继1987年发现泥鳅成熟卵卵膜孔涡旋状结构后,作者又发现大银鱼卵膜孔区域呈现沟脊放射状结构,通过对大银鱼,鲂鱼卵孔纵切面曲线的数学建模及其对这种给切面曲线成因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对鲇(Silurus asotus Linnaeus)卵母细胞发育过程的超微结构变化进行观察,鲇成熟卵卵膜明显区分为内放射带,外放射带和透明带等3层结构,透明带为颗粒细胞分泌形成,内,外放射带则由卵母细胞本身分泌形成,鲇卵母细胞内卵黄颗粒的形成经历几个阶段:卵黄蛋白原,卵黄前体颗粒,卵黄中间颗粒,最后形成卵黄颗粒,其合成或加工分别在肝脏,颗粒细胞和卵母细胞内进行,结果还讨论了卵黄核,合成泡及环状片层等细胞器的超微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6.
7.
中华乌塘鳢精子入卵过程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中华乌塘鳢精子和成熟卵的形态结构及精子入卵过程.精子由头部、颈部和尾3部分组成,全长17.0~19.0 μm.成熟卵呈圆球形,直径在600~670 μm之间,动物极端有一黏着器,黏着器围绕着卵膜孔区,卵膜孔区中间有一凹陷的卵膜孔.黏着器由黏着丝、筛状圆柱体和基底三部分组成.卵膜孔呈漏斗状结构,由前庭以及卵孔管组成.精子通过基底的穿孔以及筛状圆柱体的筛孔到达卵膜孔区,进入卵膜孔.受精前,絮状物覆盖整个基底和卵膜孔区,并堵住卵膜孔.当精子接触卵膜孔区时,絮状物消失,但卵膜孔还被精孔细胞堵塞;当精子进入卵孔管时,精孔细胞消失;精子入卵后,卵膜孔被絮状物质堵塞,精子入卵过程完成.  相似文献   
8.
鲇卵膜形成和卵黄发生的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鲇 (SilurusasotusLinnaeus)卵母细胞发育过程的超微结构变化进行观察 .鲇成熟卵卵膜明显区分为内放射带、外放射带和透明带等 3层结构 ,透明带为颗粒细胞分泌形成 ,内、外放射带则由卵母细胞本身分泌形成 .鲇卵母细胞内卵黄颗粒的形成经历几个阶段 :卵黄蛋白原、卵黄前体颗粒、卵黄中间颗粒 ,最后形成卵黄颗粒 ,其合成或加工分别在肝脏、颗粒细胞和卵母细胞内进行 .结果还讨论了卵黄核、合成泡及环状片层等细胞器的超微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等 .  相似文献   
9.
用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了鲶近成熟卵膜.其卵膜由结缔组织膜、滤泡膜、放射膜和质膜等4层构成.最外层可见扁平状的间充质细胞,滤泡膜中可见脂滴和线粒体等.类脂滴呈不规则弯曲的条形片层结构.滤泡膜中的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放射膜中的管道进入卵母细胞内.靠近质膜内面可见较大的皮质小泡.  相似文献   
10.
用扫描电镜技术观察了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nipponense)成熟卵、人工授精卵及自然受精产出附着于腹肢上的卵。成熟卵只有初级卵膜,表面较光滑,上密布微孔,密度约1~2个/μm2;人工授精卵表面首先突起大小不同的颗粒,随后颗粒破裂并消失,同自然受精卵一样,卵表略光滑,呈波浪状起伏,微孔密度与未受精前大致相同;自然产出的受精卵,表面覆盖一层由雌体腹肢分泌的次级卵膜。次级卵膜具有保护、选择性渗透及隔离邻近受精卵的作用。腹肢不断摆动,受精卵在腹肢间滚动并形成卵与卵之间以及卵与刚毛之间两种“卵柄”,一种称为卵索(funiculus),不与刚毛相连。funiculus扁带状,与卵接触处较宽,约140~150μm,中间宽约30~40μm;另一种称为卵柄(eggstalk),由1~2根载卵刚毛(oose-tae)插入次级卵膜形成,与卵接触处次级卵膜突起呈锥状,基部宽约140~150μm。非载卵刚毛起辅助抱卵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