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5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综合类   6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括介绍了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合成进展,并对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在有机合成反应中的应用做了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2.
结合FKN模型研究了卤素F-,Cl-,I-离子对以铈催化的B Z振荡反应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F-,Cl-,I-对B Z反应体系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它们对B Z反应的影响机理各不相同.F-与反应体系中的Ce3 反应生成CeF3(Ksp=8 0×10-16)对反应产生抑制作用,Cl-,I-则与反应的中间体(HOBr或HBrO2)反应干扰振荡行为.  相似文献   
3.
在绿色化学的研究中,低共熔物越来越受到重视.利用低共熔物作为反应介质和氯离子源,以α,α-二溴代羰基化合物为原料,通过室温下的卤素交换反应,在较短的时间内,可以制备α,α-二氯代羰基化合物,二氯代产物产率为76%~85%.在低共熔物中进行的卤素交换反应,原料相对易得,反应温和,具有快速、简便等优点,比较接近绿色化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平流层中部甲烷的赤道反对称输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彬  施春华  陈月娟 《科学通报》2006,51(4):455-458
利用卤素掩星试验(HALOE)的资料研究平流层中部甲烷混合比的准两年变率. EOF分析结果表明, 准两年周期是平流层中部甲烷混合比年际变化的主要周期, 而其中关于赤道的反对称性又是平流层中部甲烷准两年变化最主要的分量, 解释了年际时间尺度变化59.3%的方差, 而对称性只解释了约30%的方差. 这种反对称在10°~20°的纬度比10°之内更显著. 对平流层中部垂直运动的异常分析表明, 年循环的异常是造成这种赤道反对称输送的主要因素; 而在南北纬10°之间, 纬向风的准两年变化依然是最重要的动力输送因子.  相似文献   
5.
对来自假单胞菌(Pseudomonassp.)DM11菌株的二氯甲烷脱卤素酶(简称DM11脱卤素酶)的动力学性质和抑制剂进行了研究。用1/V对1/[s]作图法,测出DM11脱卤素酶以CH2Cl2、CH2Br2、CH2I2、ClCH2Br和ClCH2I等5种化合物为底物时的Km值分别是67、20、55、7和9μmol/L,比活力分别是77.8、123.3、78.8、56.1和60.3mkat/kg蛋白。测定了14种抑制剂对DM11脱卤素酶的50%抑制浓度(I50)。甲基谷胱甘肽(GSCH3)是DM11脱卤素酶的竞争性抑制剂,四硝基甲烷(TNM)是非竞争性抑制剂,当甲基谷胱甘肽和四硝基甲烷与DM11脱卤素酶一起保温时,甲基谷胱甘肽对酶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体声波传感技术就卤素离子与铜缓蚀剂——苯骈三氮唑( BTA)协同成膜的动力学及相应复合膜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卤素离子 ( F- ,Cl- ,Br- ,I- )中仅 I- 与 BTA具有协同效应 ,能有效地提高BTA的缓蚀效果和膜层稳定性 ,同时 ,对 BTA的成膜动力学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碱性介质中卤素离子引起铁腐蚀的差异及腐蚀抑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卤素离子引起久腐蚀的差异,解释了Cl,Br^-,I^-引起铁孔蚀的顺序,发现F^-对铁阳极过程的影响明显不同其它卤素离子,通过络合效应和沉淀效应解释了F^-和EDTA对铁孔蚀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B3LYP方法,在6-3l1G^**基组下,计算研究了反应F2 2HCl=2HF Cl2的机理。求得各可能反应途径的系列过渡态,并通过振动分析和内禀反应坐标(IRC)分析加以证实。比较反应能垒(理论计算活化能)发现,题称反应若以分子与分子作用机理进行,则需克服的最大能垒为l50.63kJ/mol;若以F2分子先裂解为F原子再反应的机理进行,则需越过能垒154.82kJ/mol。求得反应F HCl→HF Cl的线形和三角形两种过渡态,以三角形较稳定;求得反应HCl Cl→H Cl2的两种过渡态,以线形较稳定。  相似文献   
9.
含氧酸及其盐的氧化还原性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性质,本文讨论卤素含氧酸及其盐的氧化还原性,并无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做了归纳说明。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