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8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朝安化长公主和亲南诏,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由于史料记载的混乱,长期以来对于安化长公主和亲一事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结合唐、五代和宋朝史料,辨明真伪,对安化长公主南诏和亲的事迹作了考证,对其在加强民族团结,维护西南边疆稳定方面的历史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2.
南诏清平官郑回,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和政治家。他以对王室子弟的教化为契机,以儒学为立国之本,通过教育达成了南诏王室与贵族思想的大一统;使佛、道本土化,促成了南诏上层与民间精神的大一统;制订"三教并立,儒教为先"的文教政策,在南诏进行了长达50年之久的教育、文化、政治和经济全方位的变革,使南诏进入鼎盛时期,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
从考古发现及史书记载看,南诏大理国的科学技术是十分发达的,尤其在金属冶炼方面给我们留下了丰富多彩的实物,本文从实物分析出发,指出了南诏大理国时期冶炼、铸造、雕刻制作的几个主要特点:制作规模大、工艺水平高、与佛教密切相关等。  相似文献   
4.
大理祥云的水目山是著名的佛教名山,大理历史上是佛教胜地。学界时大理佛教的传播有诸多说法,本文从水 目山的部分古碑刻记载进行考释,提出了佛教于中唐传入大理,早先传入的是汉地密宗等论点。  相似文献   
5.
南诏的繁荣发展,其主要原因之一是注重山区经济的开发。南诏立国期间采取多种措施发展山区经济,给南诏国的长治久安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中国历史上谱写了不可磨灭的光辉篇章。以史料为据,从农业、畜牧业、盐业和矿业几方面,分析探讨南诏山区经济取得的成绩及其当代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布燮”这个称谓是南诏大理历史上的重要概念,对其含义有多种不同解释,本文详细地考释了这一称谓的来历及演变,指出这个称谓应当是民族与的汉字译音。  相似文献   
7.
吐蕃和南诏是唐朝初期建立于王朝西部和西南部的两个地方民族政权,他们根据自身的利益,通过接触、结盟和对抗等和与战的方式发展了彼此之间的关系。更重要的是,这种关系经济上促进了双方经贸和贡赐的发展,政治上加强了南诏对吐蕃政治制度的吸收和借鉴,文化上增进了彼此间的交流,民族关系上推动了滇西北地区各民族的多元发展。  相似文献   
8.
南诏大理国时期,白族文化发展呈现出开放性与民族性辩证统一的历史特征。与其文化发展历史特征相适应的是,白族教育存在着共生互补的教育机制,具体表现为:"儒、释、道、‘土’"兼具的多元教育内容;"释儒"结合的交融教育形式;制度教育与习俗教育并存的教育形态。而现代化、全球化背景下,多元共生教育是当下大理白族文化认同良性发展的教育应然选择,这正是大理白族文化认同与历史教育机制关系给予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和亲"政策是古代中央王朝对少数民族及民族地区实施羁縻的重要内容。唐朝建立后在处理复杂的特定民族关系时广泛运用"和亲"的安边政策,但对地处南方的南诏政权仅"和过一次亲"而且最终以失败告终。分析和亲政策失败的原因,并对和亲政策予以评价,以丰富学界对唐朝与南诏关系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0.
有宗教便有宗教教育,研究宗教教育是全面认识传承民族文化的民族教育的关键。南诏后期废道立佛,大理国以佛治国一脉相承,"释儒"阶层的出现,标志着南诏大理国制度化教育的形成。其教育形式是以寺院为学校、僧侣为教师、佛儒经典为课本。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君权佛授来巩固王权、教化百姓、统一思想。佛教教育是形成大理白族特色文化的重要因素,同时对大理白族风俗习惯、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