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5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分析汕头市南区的环境现状及变化趋势,指出实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提出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复杂小断块油藏的剩余油在开发后期极为复杂,不仅受多个因素的控制,同时,某一种因素单独控制的剩余油非常分散且数量有限。针对高浅南区小断块油藏边水发育的特点,考虑剩余油的主控因素、断块油藏的形状、天然能量的充足程度以及能量供体等将边水断块油藏划分为3 类:开启型边水断块油藏、半封闭型边水断块油藏以及封闭型边水断块油藏。并研究了每种油藏类型的剩余油分布特征和挖潜潜力。发现:开启型边水断块油藏采出程度最高、剩余油少而分散;封闭型边水断块油藏采出程度最低、剩余油多而连片;半封闭型边水断块油藏介于两者之间。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每种油藏类型的特点提出了下一步挖潜的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3.
心滩储层内部构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储层的内部构型是控制剩余油分布的关键地质因素。本文主要利用岩芯和测井资料,以落淤层的精细刻画为突破口,通过解剖砂体内部结构单元,对高尚堡油田高浅南区馆陶组辫状河心滩储层进行了内部构型分析。从沉积规律分析入手,总结了心滩的内部构型模式,提出将心滩横向分为头部、尾部、翼部和主体 4 部分,纵向分为垂积体、落淤层和垂积面 3 类构型要素。高浅南区馆陶组辫状河心滩储层的落淤层主要为泥质夹层和物性夹层,且在心滩头部落淤层发育很少或不发育,分布于心滩尾部的落淤层则呈小角度状产出,平均倾角为 0.8°,分布于心滩翼部的落淤层的倾角较大,平均为 4°;垂积体厚度一般为 0.8∼3.6 m,平均为 1.7 m,具有横向变化较大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以宽带经济为基础的智能社区 宽带网络使智能化社区“坐上高速列车”。作为实现社区智能化重要基础的宽带网络技术正在日益成熟,它的迅速发展使智能化社区的建设驶上了高速公路,它的大规模推广为社区实现各类信息的高速传输带来可能。全球“智能社区”评选活动所倡导的就是随着宽带经济的来临,如何建设发展以宽带经济为基础的社区理念。  相似文献   
5.
龙永煤田坑柄井田南区沉积相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沉积相研究是揭示古泥炭沼泽形成的重要标志,而古泥炭沼泽是聚煤的主要场所.是恢复合煤地层沉积过程的重要环节.通过对龙永煤田坑柄井田南区地质资料的分析,从岩矿特征、粒度特征、层理特征、古生物特征等方面对沉积相及其古泥炭沼泽的发育演化过程进行研究.划分了三种沉积相类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发展演化模式.  相似文献   
6.
李超 《广东科技》2006,(3):222-223
一、地理位置   芳华花园洛湖居南区位于洛溪新城,西临如意路,北临105国道,东接丽江大桥,南临三枝香水道.该地块总用地164544.8m^2,合约246.8亩,除去105国道后退用地及环岛路预留用地,可规划建设用地147002.6m^2,约合220.49亩.洛湖居南区是洛溪新城这一居住区的一个小区.  相似文献   
7.
国景星  李钧  王泽  龚铎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3,23(19):8148-8161
孤岛油田南区馆5-6砂层组以辫状河沉积为主,主要发育的沉积微相有心滩、河道充填及溢岸砂。因河道频繁迁移摆动,砂体之间相互切叠,导致砂体内部构型复杂多变,严重制约了油田后续开发方案的调整和剩余油挖潜,迫切需要开展构型的精细解剖,深化对单砂体的叠置关系及分布规律的认识。采用储层构型分析方法将辫状河砂体划分为6个构型级次,重点对单一辫流带级次、心滩及其内部级次进行构型解剖。依据河道砂体在垂向上切叠模式的差异,对辫状河道进行垂向分期。利用河间沉积、河道顶部高程差、测井曲线形态差异,横向上对单一辫状河道进行侧向划界。在经验公式的约束下,利用测井响应特征、相对高程、剖面形态、落淤层产状的差异,准确识别心滩位置和形态。对单一辫流带和心滩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提出了适用于稀井网条件下的单砂体识别经验公式。选取密井网井区典型的心滩进行实例解剖,分析不同类型心滩的沉积作用、厚度变化、发育位置和内部落淤层展布特征的差异,以期为不同类型心滩的判别和具有针对性的剩余油挖潜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8.
运用均值法、变异系数法(CV)和相关分析法,从地貌、植被类型、坡度,分析中国西南五省2009~2015年林草植被盖度变化及其与降雨的关系。结果表明:1)2009~2015年,林草植被覆盖度从0.87下降至0.78,植被退化明显;2)长江中游低山平原林草植被变化最剧烈,与降雨变化的相关性最强;横断山高山峡谷林草植被状况最稳定,与降雨变化的相关性最弱;3)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林草植被变化最剧烈,与降雨变化的相关性最强;草甸与针叶林地带的林草植被状况最稳定,与降雨变化的相关性最弱;>6~15°区域的林草植被变化最为剧烈,与降雨变化的相关性最强;4)>25~90°坡度区域的林草植被状况最稳定,与降雨变化的相关性最弱。降雨对西南五省(区)的植被影响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性。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已不再满足纯创收的价值取向,而更注重于对生活质素的完美追求,更关心自身生活环境的变化,并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生态环境保护也应运而生。然而,由于历史早已烙上“先发展,后治理”的伤痕,注定了矛盾的解决决非一路坦途,以汕头市潮南区为例,如何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及保护已成为迫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汕头科技》2010,(1):64-64
2010年3月9日,冒着寒风细雨,市科技局、市港口管理局带队到挂钩扶贫点——潮南区雷岭镇南溪村,正式启动对该村的挂钩扶贫工作,市水果研究中心、市白沙蔬菜所、白沙禽畜所和林科所的农业专家深入田间地头调研,研究适合南溪村发展的农业科技发展路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