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南京临时政府报律风波管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元伊始,南京临时内务部分布暂行报律三章,以加强对新闻舆论的管理,此举在上海报界引起轩然大波,以中国报界俱进会为主体的新闻媒体一面通电全国,谴责内务部的不法之举,一面致电临时大总统孙中山,提出强烈抗仪,表示“万难承认”,迫于压力,孙中山宣布取消暂行报律,尽管如此,报律风波还是对以同盟会为主体的南京临时政府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
南京临时政府在中国第一次建构了民主共和制度,对西方民主共和制度在中国的试行作了有益的探索,但其政权形态并不完备,总统权力过大,参议院没有弹劾权,司法权也尚须建立与独立;在实际运行上,政府与参议院未能互相协调,以收指臂之效,行政权抑压立法权,而参议员则“狃于三权分立之说,好持异议“,束缚着政府的运行。  相似文献   
3.
南京临时政府禁烟法规较为实在,袁世凯政府禁烟法规内容较为丰富,民国初期重视地方政府禁烟法规立法活动,北洋军阀政府禁烟法规重在禁种,南京民国政府禁烟法规内容较完善但受到“寓禁于征”政策的严重影响。中华民国时期禁烟法规立法环境较为宽松,立法态度较为端正,立法内容较为科学,但执法松懈,缺乏效力。  相似文献   
4.
辛亥革命胜利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南京临时政府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这是中国人完全按照西方宪政模式建立的资本主义政治体制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经过民初的宪政实践,这个以移植西方制度为范本的体制,逐渐蜕化、变质,最后沦为军阀、政客争权夺利的工具。孙中山在深刻总结民初宪政实践的基础上,借鉴苏俄革命的经验,同时对中国的国情进行深入的思考,提出了未来中国宪政建设的一系列理论和策略,从而实现了近代中国宪政理论的伟大创新。  相似文献   
5.
关培凤 《世界知识》2012,(15):62-63
胡汉民(1879~1936年),原名衍鸿,字展堂,号不匮室主,广东番禺人。"汉民"是他在《民报》上发表文章时所用的笔名。胡汉民曾先后在南京临时政府、广东护法军政府、广东非常大总统府中担任要职,并一度担任广州国民政府外交部长。废除列强强加于中国的不平等条约是其毕生为之奋斗的事业。从书生到革命家  相似文献   
6.
在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建立的过程中,沪军都督陈其美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过去,学者对此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陈其美在取得沪军都督这个关键性职位以后,立即倡议组建临时中央政府,并大力推崇革命军统帅黄兴为临时政府大元帅,将组建中央政府的主导权从官僚、立宪派转移到了同盟会手中.随后,陈其美与黄兴、宋教仁等密商决定推举孙中山为临时政府大总统,在亚洲第一个共和国中央政府的建立过程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无庸讳言,由于多方面的复杂原因,陈其美在这个过程中既立下了值得称道的历史功绩,也做了些亲痛仇快的事,给刚刚诞生的中华民国留下了阴影.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