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8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4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杨华 《科学之友》2005,(12):78-78
人体的免疫力有3道防线.皮肤黏膜是第一道防线,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等吞噬细胞是第二道防线,淋巴细胞(含T淋巴细胞领导下的免疫大军)是第三道防线。白细胞、扁桃体、淋巴结、甲状腺、胸腺、脾脏和骨髓等均为免疫系统的组成部分。人的免疫力就是人体的“万里长城”,能保护人的身体健康。专家提示,下列10项是增强人体免疫力、防病抗病的基本措施,做得好能强身健体。  相似文献   
2.
以945株食品源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ocytogens,LM)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对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的分子机制。采用KB法筛选出喹诺酮类耐药的LM,利用PCR检测喹诺酮耐药决定区(quinolone resistance-determining region,QRDR)的基因突变以及质粒介导喹诺酮耐药(plasmid-mediated quinolone resistance,PMQR)基因的分布情况,结合最小抑菌浓度(MIC)值和外排泵抑制剂利血平分析其外排泵的作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 MLST)结合血清组对耐药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32株耐药菌株中gyrA、gyrB、parC与parE的QRDR均未发生氨基酸突变,且未检测到PMQR相关基因;而7株fepR基因发现新的氨基酸突变位点,其作用机制有待阐明;外排泵基因lde在耐药LM中皆有检出,78.1%(25/32)LM加入利血平后MIC值降低至原MIC的1/2以下,lde可能是导致LM对喹诺酮耐药的重要因素。血清组分析发现32株耐药菌株分属血清组I.1、I.2、II.1、II.2和III,MLST共分为10种ST型,其中ST87、ST9和ST8为优势株,具有一定的致病能力。结果表明,lde是LM产生喹诺酮耐药的重要因素,但LM潜在喹诺酮耐药分子机制仍有待阐明,同时其潜在的致病性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
Though Hongbaekjeong(HBJ),a hebal mixture of three medicinal plants,has been traditionally used for arthritis and muscular pain,its scientific evidence still remains unclear.Thus,in the present study,analgesic and anti-inflammatory mechanism of HBJ was evaluated in vitro and in vivo.HBJ significantly reduced NO production and prostaglandin E2(PGE2)release and also attenuated the expression of cyclooxygenase 2(COX-2)in lipopolysaccharides(LPS)and interferon(IFN)-c treated RAW 264.7 cells.Furthermore,HBJ abrogated the production of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 such as interleukin(IL)1b,IL-6,IL-8 and 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in LPS and IFN-c treated RAW 264.7 cells.In addition,HBJ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e number of writhing syndrome induced by acetic acid,and also increased latency in hot-plate method and tail flick test in mice.Consistently,HBJ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edema volume in the hind paw of the rats with arthritis induced by Freund’s complete adjuvant(FCA)compared to untreated control.Collectively,our findings demonstrate the antiinflammatory and analgesic potential of HBJ via inhibition of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 and PGE2 release for treatment of arthritis and muscular pain.  相似文献   
4.
了解宁夏地区食源性单增李斯特菌(LM)的毒力基因分布特点.用PCR方法对85株LM进行16种毒力基因检测.结果表明,85株菌中有55株含有全部的16个毒力基因,actA基因的缺失率为22.35%,inlB和iap基因的缺失率均为10.59%,inlC基因的缺失率为9.41%,prfA和plcA基因的缺失率均为4.71%,mpl和virR基因的缺失率为分别为2.35%和1.18%.宁夏地区LM的毒力基因缺失不严重,部分食品潜在危险较大,一些毒力基因的缺失存在多样性.  相似文献   
5.
在光镜水平上研究了鲫鱼外周血细胞的形态结构。结果发现在鲫鱼外周血中可看到红细胞、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血栓细胞,未发现嗜酸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描述了上述各种血细胞在光镜下的形态和显微结构。污染后鱼体中淋巴细胞的显著增加,单核细胞增多,伴随着血栓细胞和嗜中性细胞的显著减少是鱼体短期(96h)接触Cu~(2+)后变化的一个指示。这个研究结果同时也被白细胞数量的变化特征所证实,即白细胞在通常的温度污染条件下增多,以抵抗可能由Cu~(2+)所引起的机体感染,从而来保护机体。  相似文献   
6.
TNFα在登革病毒感染发病机制中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正常人和脐带血人单核细胞作为登革Ⅱ型病毒(D2V)感染的靶细胞,研究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D2V复制的影响以及人单核细胞感染D2V后TNFα产生能力的变化,动态观察了66例登革感染病人不同发病天数血清中TNFα水平.结果表明TNFα能增加D2V的复制(P<0.05),高剂量D2V(100pfu/cel)感染能引起人单核细胞产生TNFα,病人血清中TNFα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果提示TNFα促进登革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7.
陈媛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24):5985-5988
巨噬细胞是机体重要的免疫细胞,具有免疫调节、抗感染和抗肿瘤等重要功能。快速、有效地分离得到高纯度的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是研究巨噬细胞功能的前提。本文利用细胞大小及胞内颗粒度属性对单核细胞与其他白细胞组分进行区分,通过流式细胞分选,获得了较高纯度单核细胞单核细胞表面标志物CD14染色分析显示,该方法对单核细胞的分选效率达85%以上。进一步实验证明,分选得到的单核细胞能够在体外正常分化为巨噬细胞。  相似文献   
8.
通过比较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在正常孕妇和子痫前期患者胎盘及血清中的表达,探讨MCP-1在子痫前期发病机制中的作用。选取30例正常晚孕妇女、30例轻度子痫前期患者和30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进行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检测MCP-1在胎盘组织中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MCP-1水平。结果: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和血清中MCP-1的表达均高于正常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着病情加重而递增;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MCP-1表达与血清MCP-1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725,P〈0.01)。结果表明,MCP-1在子痫前期患者胎盘与血清中的表达均升高,提示MCP-1在子痫前期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利用低温显微镜观察了脐带血单核细胞在降温过程中与冰晶间的相互机械作用,比较了在不同保护剂情况下有无静电场的降温过程中,冰晶形成和生长以及由此引起的机械作用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脐血中的细胞与冰晶间存在一定的机械作用,静电场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冰晶的形成和生长特性,使其细化;不同的保护剂,由于其本身的化学机制不同,对冰晶的抑制影响也不同.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提取弓形虫体外细胞共培养上清,并研究上清对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THP-1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收集对数生长期的THP-1细胞以5X10^7/ml细胞浓度接种于不同培养瓶中,对照组加入含10%胎牛血清的RPMll640,实验组加入相同体积不同数量(2×10^7/ml、4X10^7/ml、8×10^7/m1)弓形虫速殖子培养上清,采用四甲基氮噻唑蓝(MTY)法检测吸光度(A490值)并计算THP-1细胞增殖抑制率;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Annexin-V-FITC/PI染色细胞后上流式细胞仪检测各个时间点细胞凋亡率变化,以Western印迹方法分析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的表达或活性。结果MTY法检测结果弓形虫培养上清呈时间剂量依赖性抑制THP-1细胞株增殖,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处理组细胞有发泡现象和凋亡小体出现。流式细胞仪检测弓形虫感染后的THP-1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有升高趋势(P〈0.05),呈量效依赖性,Westernblot检测刚地弓形虫培养上清作用于THP-l细胞48h后实验组的Bax、Bcl-2蛋白表达较对照组的比值分别有明显的升高与降低(P〈0.05)。结论刚地弓形虫速殖子培养上清对体外培养THP-l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可诱导THP-1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