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免费往往也意味着不得不忍受低质量的医疗服务。在许多人看来,加拿大医学水平很高,医疗服务条件也应该是顶尖的,这话只说对了一半——因为受制于经费,加拿大的医院设备却并不很先进。国内朋友也许会说,为什么不花钱买效率?问题是,在加拿大有钱也没处花。  相似文献   
2.
正笔者几年前曾写过一篇短文,揶揄加拿大"只有华人社团,没有华人社区",竟引发了广泛共鸣,许多当地华人附和称,尽管当地一些华人政治家、侨领和名人动辄将"华人社区"挂在嘴上,但实际上离北美的"社区标准"相差甚远。么问题来了,究竟什么才是北美的"社区标准"?社区有形也无形在中国,社区更多体现为一个有形的实体,是一个有边界、有范围,甚至有被冠以"基层居民自冶"名目的简单行政管理机构、人员的"准基层行政单位",在很多城市里,"××社区"  相似文献   
3.
《世界知识》2013,(6):10-10
美国国家房地产经纪人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购房者在美国房地产市场的全年购买力为90亿美元.购买量仅次于加拿大人。据美国房地产数据分析公司CoreLogic的数据.纽约住房价格指数去年12月同比上涨7%。买房热潮也带来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4.
车耳 《世界知识》2010,(1):56-57
<正>如果按人均占有资源比例算的话,加拿大人可能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不仅仅是因为自然条件好,更重要的是他们很早就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在陆地上经得起诱惑加拿大的西部阿尔伯塔省一个重要、但长时间不被人注意的资源是油沙——藏在地下含着丰富石油的沙子。不同的是,石油在地下呈液体状,可以  相似文献   
5.
陶短房 《世界博览》2014,(20):38-41
加拿大统计局最近一次公布全国离婚率的数据是在2010年,当时这个数据是38%,这个数据看似挺吓人,其实不论横向或纵向比较,都并非看上去那么严重。包括美国和加拿大在内的整个狭义北美,离结比率都是在二战后开始大幅攀升,到上世纪70-80年代达到高峰,此后便开始逐年下降。  相似文献   
6.
在加拿大,随着直销业的持续发展,新办公司如雨后春笋一般。加拿大人对直销并不陌生,直销在新移民团体及其年轻一代人之中也开始渗透交融。这其中,加拿大直销协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西人成年儿女都很独立,和父母间私生活互不干涉,不会出现如中国那样,子女干涉父母黄昏恋的问题。加拿大是多元文化社会,尽管如此,两个不同族裔的加拿大人通婚,依然不是件容易的事。青溪刚到加拿大时,就发现这类跨族裔婚姻存在的最大障碍是文化差异、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等。如果说华人对当地人生活习惯、文化风俗等,出于“入乡随俗”的考量,接受度要高一些的话,老外、尤其年轻一代老外就两样了,他们对华  相似文献   
8.
现代化、工业化程度越高,空气污染源排放量呈全球化蔓延趋势。可美国、加拿大的天空怎么就越来越蓝?如今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许多人都将碧水蓝天当作自己理想中的生活环境标志。然而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自觉不自觉地将"现代化"、"工业化"和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等对立起来,仿佛现代化、工业化是环保的敌人,而只有回到小农经济或"前现代社会"才能让空气变得更清洁,环境变得更宜居。遗憾的是,数据告诉我们,现实和这部分人的臆想是背道而驰的:工业化越早、现代化程度越高的公家,空气越新鲜,天也越蓝。WHO去年  相似文献   
9.
他们出手大方,不仅因为家境富裕,更因为家长“人不能到,钱总能到”,不愿委屈了孩子。和上一代刚来大温哥华地区的大学留学生一样,如今的中学留学生眼神里也会流露出困惑迷茫的神色,可有一点他们与前辈截然不同——根本不用为生计担忧。近几年,中国大陆投资移民不断涌入加拿大,特别是温哥华。当地人潜意识里已将新移民和“有钱人”画上了等号,受此影响,当地学校也不自觉地把小留学生列入“富人榜”。看见小留学生们出手阔绰,当地人最想弄明白的就是:“他们家里是干什么的?他们的钱是从哪儿来”?  相似文献   
10.
<正>在扣人心弦的惊悚片《逃离德黑兰》的最后场景里,7名伪装成一个电影摄制组的美国人,安全通过了3个护照检查站,千钧一发之际重新订好机票,并摆脱了跑道上伊朗革命卫队的追车……然而很少人知道,这部影片其实是根据1979年伊朗人质危机时期,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如何安全护送6个被困美国使馆工作人员的真实故事改编。据美国中央情报局解禁的内部资料显示,真实的逃离行动要少很多惊心动魄的感觉。当他们拿着"6个加拿大人、1个欧洲人和1个拉美人"的假护照和签证,逃离伊朗登上瑞士航空的SR-363航班时,伊朗海关官员对德黑兰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