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综合类   1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量子信息是量子物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发展起来的新学科。近年来,英国政府、学术界以及产业部门通过资源整合,积极开展量子技术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通过对当前最前沿技术的原始性挖掘和突破,试图打破制约信息技术发展的瓶颈与束缚。在量子技术的帮助下,特别在导航和计算机芯片制造方面,目前已经取得了很大的突破。曾创作出《侏罗纪公园》和《失去的世界》等作品的科幻作家迈克尔·克莱顿曾在科幻小说《时间线》中用文学的笔调来想象量子计算的神奇。其中,一家国际技术公司的经理如此推销其眼中的高新科技:"普通的计算机用  相似文献   
2.
<正>自2002年起,世界经济论坛每年发布一次的《全球信息技术报告》,成为洞察世界信息技术与网络发展情况的重要风向标。本文基于上海市软科学研究基地——前沿技术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对2014年最新报告进行了深入详细的解读分析。  相似文献   
3.
张臻  蔡倪 《华东科技》2014,(8):40-41
智能可穿戴设备是个独特的竞技场,蕴含着许多领域的前沿技术,看似简单,实则纷繁复杂。而站在智能可穿戴设备这个新兴领域的最前沿,果壳电子可穿戴设备总负责人许鹏谈到了许多有关这个行业与产品的个人见解。其实,从果壳发布的GEAK Watch系列产品身上,我们就能看到这位资深极客的独特想法。  相似文献   
4.
国外很多产品是定制化、个性化的,产量不是很,可以直接使用3D打印设备进行生产。而中国市场则更欢大规模制造生产出来的物美价廉的产品,对定制化、个化产品的接受程度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3D打印国内的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科学研究的内容不断深化、规模不断扩大,科学研究的水平越来越依赖于先进的科研仪器设备.大科学装置正是为满足科学研究所需地更高能量、更大密度、更短时间、更高强度等极限研究条件而产生的,它使科学研究有可能在微观化、宏观化、复杂化等方面不断深入,从而取得重大发现.  相似文献   
6.
正长期以来,科学家一直尝试绘制人类大脑错综复杂的神经回路图。2013年,欧盟和美国相继宣布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人脑研究。本期简报基于上海市软科学研究基地—前沿技术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对国际上主要国家和企业的脑科学研究计划及动态进行了梳理分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3D打印技术是制造业领域正在迅速发展的一项新技术,它与传统制造业不同,无需原胚和模具,就能直接根据计算机图形数据,通过增加材料的方法生成任何形状的物体,其缩短了产品的研制周期,提高了工作效率,因此,这一段时间一直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对3D打印的技术体系和国内外产业发展现状、发展态势作了综合介绍,表明这项技术将对中国制造产业带来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相似文献   
8.
中美博弈及后疫情时代背景下,分析美国生命科学研究转变有利于促进我国相关学科领域的发展.文章从国家战略视角分析美国生命科学基金项目、投资重点学科、学术论文、专利,完成对美国生命科学前沿技术识别,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我国生命科学科研现状,提出相关建议.美国生命科学研究已进入全新阶段,基础研究逐步转向技术应用,研究重点面向地球生态,其生物经济战略重点是生物能源,生物学技术转向军事防御服务.我国生命科学研究仍聚焦于传统生物医药领域,且研究布局存在"全而不强"的问题,生命科学在军事应用领域相对缺乏,未来应逐步加强生命科学高附加值领域或产业研究布局,加强对生命科学新应用研究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以甘肃省计算中心建设的计算机前沿技术科普基地为例,探讨基地的建设思路及发展途径。作为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计算机类事业单位如何定位和发挥科普基地的作用和意义,如何将专业领域的计算机前沿技术知识以生动活泼、丰富有趣、大众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传递和科普,以及如何协同其他科普机构共同做好科普工作进行了探讨与思考。  相似文献   
10.
如果在google上搜索企业与高校之间的合作,我们会发现微软、IBM、TCL、海尔、华为等众多的国内外著名企业与高校有着多种合作,合作内容有的是企业的长远战略方面的合作,有的是前沿技术研究方面的合作以及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但其中又以企业与高校的“联合实验室项目”合作最为稳定、长远和引人注目,这种重点实验室项目的合作时间长短根据具体情况并不相同,以清华大学为例,重点实验室的合作一般为3年一个周期。企业与高校合作的方式虽各不相同,但合作内容都涉及最前沿的领域,成为产学研相结合的典范。其中,哈尔滨工业大学就与海尔成立了机器人研究方面的公司,在产业化方面做出了尝试。但如何与企业进行更好的合作,如何共享研究成果等问题,也是高校在与企业合作中常遇到的问题。为了更好地让读者了解这方面的情况,本刊将在介绍高校与企业合作重点实验室模式的同时,对这一话题进行深入的讨论,欢迎高校及企业人士投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