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6篇
丛书文集   21篇
教育与普及   29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4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首次对刺纹车轮虫(TrichodinacentrostrigataBasson,VanAs & Paperna, 1983)进行了 18S rDNA 的克隆测序并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刺纹车轮虫是一种具有辐射状中央颗粒的淡水车轮虫,具有相对较高的 GC 含量而位于分子系统树的顶枝,它与海水环境中的车轮虫具有较高的序列相似性及较近的遗传距离从而聚为一枝。研究提示刺纹车轮虫具有较强的宿主适应性,在系统进化中分化较晚并与海水种类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此外,车轮虫的同源性与 18S rDNA序列相似性、遗传距离具明显相关性,GC 含量与分子支序树分枝具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开发总花扁核木(青刺果)前景广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总花扁核木(青刺果)的形态特征和分布范围1.1形态特征总花扁核木(PrinsepiautilisRoyle)又称扁核木、青刺果,为蔷薇科(ROSACE AE)扁核木属(PrinsepiaRoyle)的一种落叶灌木。它高达2-4m,地径2-10余cm,丛生,每丛基部萌生枝2-11枝,冠幅1m×1m-6m×6m。小枝无毛或被锈色毛。芽卵形,疏被毛。叶长圆状卵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2-6cm,宽1-3cm,无毛;叶柄长0.5-1cm,无毛,托叶钻形。总状花序腋生,或生于侧枝顶端,长2-8cm;长梗长0.5-1cm,无毛或被疏柔毛,或被锈色毛;萼片三角状卵形;花瓣白色,稀淡黄色,倒卵状圆形,雄蕊多数。果长椭圆形,暗紫色,长1-2c…  相似文献   
3.
缙云山华南黑桫椤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种群分化和保护生物学的角度出发,运用方差分析和聚类分析,对缙云山不同生境下的8个华南黑桫椤种群的形态分化进行研究,方差分析表明该种的形态特征对环境的可塑性较大,繁殖器官的变异小于营养器官,聚类分析表明8个种群间总体上无明显分化.  相似文献   
4.
超细纤维水刺非织造布的纤维裂离机理及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梳理成网和水刺加固与纤维开纤裂离同步进行,是双组分分裂型纤维水刺非织造布生产的最大技术特点。这里主要分析了双组分分裂型纤维在射流作用下的开纤裂离过程和机理;讨论超细纤维水刺布的性能特点以及分裂率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5.
一种具有特殊形貌的超细镍粉制备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NiCl2为主要原料,水合肼液相还原合成了刺球状的超细镍粉。刺球状颗粒是球状颗粒表面上长满了锥状刺。同时研究了NaOH浓度,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浓度,以及反应温度对超细镍粉形貌的影响。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对镍粉进行了结构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镍粉的晶体结构为面心立方,同时颗粒的尺寸可控,随着工艺条件和还原剂浓度变化,粒径在0.1~0.7μm之间变化,相应的刺长在20~250nm之间变化,刺的直径在20~80nm之间。  相似文献   
6.
贵州桫椤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贵州桫椤的核型。结果表明:桫椤的染色体数目为2n=138.核型公式2n=2X=16m+2sm+86st+34t,染色本组中,最长与最短染色体之比为2.2:1,臂比大于2:1的染色体在染色体组中的比例为零,桫椤的核型属“1B”核型。  相似文献   
7.
四川省荣县金花乡桫椤自然保护区植被区系组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导了四川省荣县金花乡桫椤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组成成分的特点,区系分区为泛北极植物区,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华中植物亚区,属分布区类型,热带成分58.33%,温成分40.28%,地中海成分0.69%,中国特有成分0.69%,全世界分布的属有12属,植被类型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以常绿阔叶乔木占优势,革质叶最多,中型叶占较大比例,这与本区的低海拔湿热环境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是相适应的。  相似文献   
8.
两种蚂蚁体内wolbachia的WSP基因序列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WSP基因通用引物,通过PCR方法,对所采日本弓背蚁和棒刺大头蚁体内的 wolbachia进行检测.结果发现在部分蚂蚁个体中可以扩增出约550 bp(日本弓背蚁)和530 bp(棒刺大头蚁)的特异性目的片段.表明所采集的蚂蚁标本中具有沃尔巴克氏体.将所得WSP基因序列与Gen Bank中的蚁科已知wolbachia品系WSP基因序列作比对分析,发现它们同A大组的 InsA组的wolbachia株十分相近.  相似文献   
9.
侵入种刺苍耳在内蒙古和宁夏的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道了刺苍耳(X anth ium sp inosum L.)在呼和浩特和宁夏中卫地区的逸生状况,并对其形态学、生物学和生境特点作了阐述.指出了它的危害性和目前的防治办法,作出它在中国的现状分布图,并推测了其未来扩展分布区.  相似文献   
10.
以青稞和豌豆的幼苗为试验材料,评价不同质量浓度青刺尖油枯挥发物对其生长的影响,并研究其化感作用;测定青刺尖油枯气态挥发物对豌豆、青稞幼苗的IC50值;最后,用GC-MS分析测定其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不同质量浓度的青刺尖油枯挥发物对两种植物幼苗的生长均表现出显著的影响,且作用效果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呈现出一定的规律.对豌豆幼苗的生长,各浓度在1~16 d每日间断处理,都显示抑制效果显著(P≤0.05),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抑制效果增强;2.88和1.44 g/cm3质量浓度处理的抑制效果与黄花蒿一样,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抑制效果呈升高的趋势,豌豆幼苗的IC50值为0.752μg/mL.青稞幼苗的生长,各浓度在1~16 d每日间断处理,0.18和0.36 g/cm3质量浓度抑制效果显著(P≤0.05),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抑制效果减弱;0.72、1.44和2.88 g/cm3质量浓度促进效果显著(P≤0.05),且随质量浓度的增加,促进效果呈先升高再下降的趋势,青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