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9篇
丛书文集   5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48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实验得到了40Cr合金钢在高温高应变率下真应力-真应变曲线,据此确定了材料发生动态再结晶的临界条件.采用解析法和实验法分别求解了磨削强化层的温度场和塑性应变场分布.结果表明,磨削强化层在磨削深度方向具有较大的温度和塑性应变梯度;150μm强化层内会发生奥氏体转变;磨削表面最高温度可达1060℃.在磨削亚表面60μm内会产生剧烈的塑性变形,达到了再结晶的临界条件.较大的磨削深度使磨削强化层塑性应变增大,再结晶现象越充分,微观组织细化程度越高.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炼镁还原罐在使用条件下的破坏形式及对该材质的成份设计进行了分析 ,还原罐材质在具有单一奥氏体的基础上 ,进行良好的合金化处理是提高其抗蠕变性和热强性的有效方法 ,对提高材质的使用寿命起到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IF钢再结晶退火过程中析出相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IF钢在退火过程中二相粒子的演变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退火以前形成的二相粒子,如TiC,在经过罩式退火和连续退火后,其尺寸,形状和分布有较大的区别;在连续退火中不形成新的析出相,而在卓式退火中形成两类新的析出相-FeTiP相和(Ti,Mn)S相,这是首次报道有关FeTiP相在含P,Mn较低(P≤0.01%,Mn〈0.2%)的IF钢中析出,以及Mn以(Ti,Mn)S相的形式在罩式退火中析出,还  相似文献   
4.
35CrMo结构钢热塑性变形流动应力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进  陈军  张斌  赵震  阮雪榆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5,39(11):1784-1786,1791
采用Gleeble 1500热模拟实验机对35CrMo结构钢进行实验研究,根据经典应力一位错关系和动态再结晶动力学方程分别对加工硬化一动态回复和动态再结晶两阶段建立流动应力模型,并统一表示为完整的35CrMo结构钢高温流动应力模型;根据实验结果计算拟合了模型中的各参数.采用建立的流动应力模型计算实验条件下的流动应力,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所建立的流动应力模型可以直接用于35CrMo结构钢热成形过程的数值模拟分析.  相似文献   
5.
通过热压缩变形实验, 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 对ZK31 0.3Yb镁合金变形过程的流变应力和组织演变进行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 663 K/0.1 s-1是最佳的变形条件, 在此条件下, 合金的流变应力低, 动态再结晶充分激发, 合金的塑性好;当变形温度降至623 K和573 K时, 动态再结晶不能充分激发, 合金变形的流变应力明显提高, 尤其是573 K变形时流变应力达到185 Mpa;而变形温度提高到723 K时, 晶界处形成楔形裂纹, 合金的塑性差;在663 K时变形, 尽管应变速率降低至0.001 s-1, 合金的动态再结晶充分激发, 流变应力下降, 但变形的进程被减缓;当变速率提高到1.000 s-1时, 晶粒间的协调变形不能发挥作用, 合金的塑性最差.  相似文献   
6.
钪对铝锂合金再结晶温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硬度测量和微观金相观察,研究了钪对铝锂合金再结晶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向铝锂合金加入微量的钪,可以在合金中形成尺寸细小、密集度高而且弥散分布的Al3Sc和Al3(Scx,Zr1-x)相粒子,能有效阻碍位错的移动和亚晶界的迁移与合并,稳定亚晶结构,对晶界有很强的钉扎作用,从而抑制了再结晶晶粒的形核与长大,提高了铝锂合金的再结晶温度.  相似文献   
7.
从黏土矿物的结构、成岩过程中脱水转化条件以及脱水转化阶段等几个方面讨论了不同转化类型的黏土矿物在石油初次运移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并不是所有的黏土矿物都对油气的初次运移起作用,不同的黏土矿物对油气初次运移的作用也不同,其中蒙皂石的脱水、转化对油气初次运移的作用最为显著;黏土矿物的脱水转化是在温度、压力、时间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发生的,这就决定了黏土矿物脱水转化的不确定性.只有那些与油气的生成阶段相匹配的转化才会对油气的初次运移产生作用,而早于或晚于油气生成阶段的转化对油气初次运移的作用甚微或没有作用.  相似文献   
8.
热变形造成的奥氏体组织结构的变化将影响到热变形奥氏体在随后冷却过程中的相变.依据热模拟试验结果,研究了变形温度、变形速率、变形量和变形后高温停留影响相变过程的微观物理本质,认为变形促进热变形奥氏体的相变,提出变形温度、变形速率和变形后高温停留时间对热变形奥氏体转变过程没有直接联系,但可以通过对再结晶过程的控制影响相变过程.再结晶虽然可能细化了晶粒,但大量消耗了热变形奥氏体中的晶体缺陷,其结果是迟滞了相变过程.  相似文献   
9.
20CrMnTi结构钢热变形行为及其数学模型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利用Gleeble-1500热模拟实验机研究了20CrMnTi结构钢在温度为1223~1243K,变形速率为0.01~5s^-1条件下的热变形行为.通过奥氏体再结晶动力学回归计算了20CrMnTi的形变激活能,以及峰值应力与变形温度、应变速率之间的关系;提出采用加工硬化率-应变(θ-ε)图可以准确地判断该钢发生动态软化的类型,并可以确定动态再结晶开始和结束以及最大软化率时所对应的应变.给出了反映该钢动态再结晶进行过程的动态再结晶状态图,以及动态再结晶开始时间和完全再结晶时间与形变温度的关系图,并回归出了20CrMnTi钢的再结晶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0.
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顶的技术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顶期间,通过对各类顶板矿压活动规律的观测,确定初次放顶的各项参数及计算方法。以指导初次放顶工作。采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了矿压分析和总结,根据初次放顶顶板情况进行了合理分类。并对矿压观测站的建立、矿压观测和压力显现情况提出了指导性的管理措施。对初次放顶的管理工作提出了具体的技术管理措施,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