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35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101篇
系统科学   146篇
丛书文集   936篇
教育与普及   432篇
理论与方法论   294篇
现状及发展   24篇
综合类   20105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155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141篇
  2015年   438篇
  2014年   1012篇
  2013年   943篇
  2012年   1247篇
  2011年   1561篇
  2010年   1818篇
  2009年   2109篇
  2008年   2019篇
  2007年   2077篇
  2006年   1064篇
  2005年   805篇
  2004年   849篇
  2003年   863篇
  2002年   856篇
  2001年   861篇
  2000年   680篇
  1999年   481篇
  1998年   331篇
  1997年   246篇
  1996年   184篇
  1995年   176篇
  1994年   145篇
  1993年   91篇
  1992年   80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66篇
  1989年   73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围绕工商管理专业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高素质管理人才的目标,分析当前实践教学中的误区,通过构建全社会参与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实践教学社会网络,建立贯穿大学四年学习全周期的五大实践教学培养体系,对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进行基础素养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实践能力培养,探索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和体系。  相似文献   
2.
3.
创新是新世纪的普世价值观,也是新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创新精神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激发潜在的创新精神,唤起努力进取的意识,提高学生创新精神的动力和能力。因此,当前大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以及培养机制的完善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思想政治教育应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在思想教育中不断积累经验,革新陈旧的思想教育理念,创新培养方法和工作机制,形成科学与务实的思想教育体系,有效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
综合思维是地理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之一.从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素养的视角,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发现,中国地理课程在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方面存在片面性,在教学中表现为实践环节薄弱、区域综合分析不够深入以及地理图像的应用与分析有待加强等突出问题.根据调查结果,结合课程内容实际,提出了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推进案例教学法及重视过程类图像运用等教学改革建议,以期为教学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5.
教育传递的是知识,延续的则是人类的智慧。智慧的核心是创新。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教育更应当重视学生智慧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214名大学生施测镶嵌图形测验,筛选出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被试各45人,通过自传体回忆方法分别诱发被试的高兴、愤怒和中性情绪,探讨情绪对创造性思维的影响,以及认知风格在情绪与创造性思维之间是否存在调节作用.结果发现:高兴和愤怒情绪均对创造性思维有促进作用,认知风格在情绪和创造性思维之间起调节作用,具体表现为对于场独立型被试,愤怒情绪促进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对于场依存型被试,高兴情绪促进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  相似文献   
7.
8.
9.
初中是英语学习最关键的时期,这期间对英语基础的学习能为日后进一步学习英语铺打下重要的基石。如今,许多学生却是对英语的学习没有兴趣,甚至比较厌烦。莎士比亚说过:“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  相似文献   
10.
当前社会需求自动化专业人才重应用,强实践,以达到卓越工程师的要求.强调工程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它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根据本专业特点, 把学到的知识与社会需求对接,构建了科学的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并作为培养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级复合型技术人才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