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8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传说的本源性及广东阳春铜石岩石刻考察,刘三姐实有其人,其初始是民间杰出歌手。铜石岩石刻是迄今唯一可信的记载真实刘三姐信息的文献,其后600多年几乎无文字记载,全凭口耳相传。明、清及其后所记载的刘三姐,属后人传说中之演绎、兼容、虚构及衍生,仅是一种多元民俗文化的意象和载体,不可混淆于本真刘三姐,学术界当明确界定。  相似文献   
2.
刘三姐传说自唐景龙年间(707—709)至今,已经有1300多年的历史,如果从布洛陀神话中“僚三姐造歌”算起,就更加久远了。刘三姐现象的魅力至今不衰,在于她身上负载着壮侗仫佬毛南等民族祖先僚人久远的历史的文化基因,在于她身上人神中介的神秘,还在于她本身就是稻作文化的代码和符号。从她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优秀民族文化的生命力,这是民族生命之根,我们应该十分珍惜、保护和弘扬。  相似文献   
3.
作为壮民族的文化代表之一的刘三姐文化之所以经久不衰,是与壮民族的文化空间建构与文化认同分不开的。刘三姐山歌文化现象的深层底蕴其实就是壮民族及其地区文化空间建构和认同的巨大隐喻,她的形成与流传过程就是壮族独特的“他者文化空间”、“身体文化空间”、“公共空间”、“认同空间”、审关及其他空间的建构和认同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4.
刘三姐文化具有多重价值取向,其生态审美价值中的精神价值即知识价值、道德价值、宗教价值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终极关怀的意义。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与全人类普遍关注"生命共同体"如何共生共荣的当今时代,研究刘三姐文化中的生态审美之精神价值,继承和弘扬刘三姐传统文化,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发展、加快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刘三姐文化的生成机制、传承和发展的条件离不开地理环境、经济条件、政治制度和文化融合这四者整合而成的和谐的文化生态环境。在党的正确文艺政策指导下,我们应充分利用广西独特的自燕条件和民族文化优势,努力构建和谐的新的文化生态环境,促进刘三姐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借景是中国园林艺术的传统手法,在刘三姐歌圩中借景得到了巧妙的运用。从歌圩借景的可能性、位置的选择性、借景对象的多样性以及借景效果的显著性等几方面分析借景艺术对歌圩审美景观和审关意境生成的重要意义,对我们思考现代景观的建构无疑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印象.刘三姐》产生的现实文化语境的分析来揭示其在艺术发展的轨迹上可能走向的歧路。指出《印象.刘三姐》在审美发展中最终会呈现出的历史应然趋向,这就是海德格尔"诗意栖居"的未来。  相似文献   
8.
《印象.刘三姐》立足广西桂林本地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用民族文化提升桂林山水的吸引力,是站在漓江和广西民族文化的根基上诞生的新的旅游风景。《印象.刘三姐》的成功,充分说明自然旅游资源和民族文化的关系相辅相成——自然旅游资源需要加入民族文化的成分提升其旅游价值,民族文化需要借助自然旅游资源的平台充分展示和弘扬。在旅游开发中,民族文化需要现代化的包装,需要现代的手段展示和体现。  相似文献   
9.
作为广西音乐遗产中的偶像,刘三姐的形象被一再情境化。近年来,以刘三姐为核心打造的景点层出不穷,她的家乡、广西地方以及少数民族族群都将刘三姐当成富有竞争力的标识。文化表演((印象·刘三姐》力图展示地方社会,但对于刘三姐该被如何表现却引发了当地关于艺术与挪用的公开论争。基于2003~2004年《印象·刘三姐》制作期间进行的田野调查,对广西最富盛名的这一文化表演中所呈现出的民族展示与文化所有权问题进行了研究,概述了相关论争并探讨了这类利用共享的文化资源、以盈利为目的的冒险性表演所蕴含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刘三姐山歌文化为壮民族建构了一个巨大的身份、民族和文化的非对抗性的认同空间,这一文化认同空间决定了壮民族与中华民族的血脉联系及和平共处的历史与现状。它不仅是刘三姐山歌文化富有生命力的深层底蕴,亦为解决当今世界的国家、民族、地域的文化冲突和祖国的统一大业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