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在短期内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降低政治风险,苏丹6区F油田采用了稠油有限携砂冷采的开采方式,进行了有限携砂冷采的数值模拟研究。模拟采用三维三相耦合油藏地质力学模型模拟地层出砂的渗流情况,采用网络模型来描述蚯蚓洞的生长。在此基础上研究并形成了适合于Fula油田特点的稠油有限携砂冷采工艺技术:采用割缝筛管完井形成天然砾石充填达到防大放小有限出砂的目的;螺杆泵采油诱导地层出砂形成蚯蚓洞网络提高地层渗透率。研究成果在苏丹6区现场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20口油井平均产量从抽油井的25t/d,提高到85 t/d,全年产油35万吨,增产原油24.5万吨。  相似文献   
2.
泡沫油流渗流规律数学模型及其数值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准确模拟泡沫油流在储层内的流动规律的从渗流力学基本方程出发,推导处泡沫油流渗流基本方程。利用有限差分方法求得其数值解。将计算结果与黑油模型以及室内实验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更接近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应用稠油出砂冷采技术对地层原油含有溶解气的各类疏松砂岩稠油油藏进行冷采 ,以获得较高的原油产量的技术 .施工中对稠油井采用强力射孔技术和设计精良的螺杆泵系统 ,通过以砂带油方式开采稠油 ,实现稠油冷采 ;在河南油田得了较好的效果 .单井产量一般可达 3~ 5 0 t/d,是常规降压开采的数十倍至数百倍 ,日产油比蒸汽吞吐提高 1~ 3倍 ,采收率一般可达 8%~ 2 0 % .稠油出砂冷采技术对地层原油中含有溶解气的疏松砂岩稠油油藏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将出砂冷采技术应用于低周期蒸汽吞吐井中 ,进一步拓宽了稠油出砂冷采技术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4.
稠油冷采配套工艺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依据周广厚的螺杆泵开采重油理论 ,采用化学预处理地层、井筒化学降黏、地面换热降黏、油管锚定、螺杆泵优化、螺杆泵转速确定、变频控制、原油处理、地面集输、计量站自动控制等工艺措施 ,成功地开发了泽 70稠油油藏 .30口稠油井已累计产油 1 2 .745× 1 0 4t,单井连续生产时间最长的达 2 5 1 5 d,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6.
出砂冷采技术在低周期蒸汽吞吐井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应用稠油出砂冷采技术对地层原油含有溶解气的各类疏松砂岩稠油油藏进行冷采,以获得较高的原油产量的技术。施工中对稠油井采用强力射孔技术和设计精良的螺杆泵系统,通过以砂带油方式开采稠油,实现稠油冷采;在河南油田得了较好的效果。单井产量一般可达3-50t/d,是常规降压开采的数十倍至数百倍,日产油比蒸汽吞吐提高1-3倍,采收率一般可达8%-20%。稠油出砂冷采技术对地层原油中含有溶解气的疏松砂岩稠油油藏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将出砂冷采技术应用于低周期蒸汽吞吐井中,进一步拓宽了稠油出砂冷采技术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大港典型稠油油藏特点及不同冷采工艺技术的研究应用(主要包括地层化学吞吐降粘措施,电潜泵、有杆泵及配套电热杆、有杆泵过泵加热、水力泵、螺杆泵等井筒举升工艺技术),完善了稠油、超稠油油藏开发模式,不仅对大港油田稠油井的正常开采,而且对国内类似油井的开采也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针对热采后期开发效果受限的边水稠油油藏,提出热采吞吐后转化学冷采的开发方式,利用高温高压三维物理模拟系统进行了边水稠油油藏物理模拟实验,研究了边水影响下蒸汽吞吐过程的温度场、转化学冷采前后的生产动态特征。结果表明,蒸汽吞吐开发边水稠油油藏的过程中,受边水侵入的影响,油层加热范围呈非对称状,随着吞吐周期的增加,边水附近的油层加热范围明显不断缩小,逐渐形成水窜通道,使得水侵区域附近的油层动用变差;油层加热范围与边水的侵入相互影响,相互制约。降黏剂起到乳化降黏、减缓水侵的作用,结合水侵规律,合理利用边水能量,转为冷采开发可提高34%的采出程度。同时,利用数值模拟确定了该技术所适用的油藏范围。该研究成果对边水稠油油藏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通过室内试验对比研究水溶性降黏剂和油溶性降黏剂的在常规旋转黏度计测试条件下的降黏效果、岩心渗流条件下的流动特征以及微观渗流特征,分析油水比对其渗流特征的影响及其提高采收率机制.结果表明:水溶性降黏剂作用下油水两相渗流阻力大幅度升高,油溶性降黏剂能够降低油水混合物的视黏度和渗流阻力,但降低幅度较低;含水率越高,水溶性降黏...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世界经济快速发展和对石油需求的不断增长,具有巨大勘探潜力和广阔发展前景的重油成为21世纪重要的能源资源之一,全球稠油储量目前达到6万亿桶。稠油出砂冷采(CHOPS)是重油生产的重要方法之一,该技术可以避免热采时油层出砂、气窜和采油成本高的问题。因此,对稠油出砂冷采技术进行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对CHOPS的蚯蚓洞生长和泡沫油流两个主要机制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耦合地质力学和流体力学的稠油出砂冷采模型。为了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和实用性,使用油田实际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分析了对CHOPS技术应用影响较大的几个参数,进一步确定了该技术的应用范围。最后分析了模型的优缺点,提出了模型今后的发展方向,确定了下一步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