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提出了改进前人所提出的测定含CaF_2固态渣导热系数的方法,通过测定有渣壳和无渣壳的铜-氧化铝水冷套管中热流值,即可求出渣壳的导热系数,测定了ANF—6(70%CaF_2—30%Al_2O_3)与L_4(15%CaF_2—50%Al_2O_3—30%CaO—5%MgO)渣的导热系数,其温度范围分别为637~1273℃及760~1188℃,其导热系数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并求出了两种渣导热系数与温度的关系式,在1000℃下L_4渣的导热系数较ANF-6渣少50%,此法简便可靠。  相似文献   
2.
太阳能冷管的机理与结构改进实验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阐述了对太阳能冷管及其结构和性能的研制及改进,采用真空集热方式和选择性涂层加强冷管对太阳能的吸收,以固化复合吸附剂提高吸附床的吸附和脱附性能.对冷管中的脱附动力学机理进行了实验研究,指出真空度是影响脱附速率的主要因素之一.该太阳能冷管型可以制冷又可以供热水,其制冷系数达0.193,制冷与供热的总性能系数为0.692.  相似文献   
3.
以小型运输车船驾驶室空调为应用背景,设计并建造了余热驱动的冷管型组合式吸附空调系统.针对单台组合式吸附空调器进行了一系列的性能试验.研究分析了组合式吸附空调器在不同热源温度、环境温度、冷媒配风量和循环周期下的制冷特性.结果显示,在一定的范围内热源温度、冷媒配风量的提高,有利于整个空调系统性能的提高;环境温度的升高使空调系统的性能有所下降;而循环周期有一个最优范围.试验证明,对于该冷管型组合式吸附空调系统,其循环半周期选定在30 min左右是较合理的.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公司现有丙烯聚合釜设备和控制系统进行改造,并进行丁烯聚合实验。结果表明,经过改造后的丙烯聚合釜可以满足聚丁烯生产要求,合成的聚丁烯全同含量可调,单釜转化率可以达到60%以上,同时对暴露出来的部分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太阳能冷管晚间吸附制冷的数值模拟与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太阳能冷管运行机理和内部能量转换过程,建立了太阳能冷管晚间吸冷过程的数学模型.对模型求解得出吸附床径向中点温度、中芯管壁温度、蒸发器壁面温度和制冷剂蒸发速率随时间变化关系,并搭建了太阳能冷管运行的实验测量装置.在环境温度为36~28℃、冷管周围风速0.5m/s条件下,太阳能冷管可持续制冷13h,冷管蒸发器温度最低可达18℃,并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比较,两者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6.
针对微型燃气轮机(MGT)余热利用的特点,采用吸附式冷管单元作为基本元件,进行了分子筛一水冷管组合型吸附式空调系统的设计和建造,并对系统的工作过程和原理进行了描述.利用模拟热源对空调器单床系统的总体性能状况进行了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太阳能冷管结构原理,并对它的制冷和供热特性做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太阳辐射为23.5 MJ/m2情况下,太阳能冷管在白天加热脱附阶段能够将4 kg的水从25℃加热到约50℃;晚间吸附制冷阶段,能够将4 kg的水从26℃加热到39℃,并且可以产生276 kJ的冷量,制冷系数COP可达0.22.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