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3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77 毫秒
1.
冷害与棉花的生长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冷害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外源多胺对香蕉叶片的低温效应模拟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人工气候箱中模拟寒潮对香蕉幼苗造成的冷害 ,研究外源多胺 (精胺、亚精胺、腐胺 )对低温期间香蕉叶片过氧化物酶和相对电导率的影响 .试验表明 ,叶面喷施 0 .6mmol·L-1精胺 ,0 .8mmol·L-1的亚精胺可明显提高过氧化物酶活性 ,而相对电导率则下降 ;但不同浓度的外源腐胺对两者影响不明显 .  相似文献   
3.
对在南京地区的马尾松49个种源试验9年生林分遭受-15℃低温后的冻害调查结果表明,不同种源间耐寒性(冻害)变异极显著。种源冻害表现出从西南向东北逐步减轻;同纬度自西向东明显减轻的倾群地理变异模式。影响冻害的地理、气候因子主要有经度(负相关)、一月均温(正相关)和海拔高度(负相关)。冻害程度与高、径生长呈正相关,与冠幅、开花指数呈负相关。通过典范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将49个种源按冻害地理变异分成3个类群。  相似文献   
4.
油菜是河南省第三大油料作物.油菜作为秋冬播作物,由于收获较小麦、豌豆早,所以,对下茬夏播作物的早播、高产提供了有利条件.然而,近些年来,由于诸多原因,河南省油菜常受冷害侵袭,造成减产.  相似文献   
5.
举报一:吉林省气象台汪秀清、马树庆、袭祝香和中国气科院的王石立发表在《自然灾害学报》2006年第3期第42页到第45页的论文“东北区夏季低温冷害的长期预报”,与该作者发表在《灾害学》2005年第1期第36页到第39页的论文“东北区夏季低温冷害的长期预报方法研究”内容完全相同。举报二: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学院的刘江波、李波、孙黎丽和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的李军强发表在《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第86页到第88页(转73页)的论文“峡谷地区小水电建设诱发地质灾害研究——以泸水县为例”,与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学院的刘江波、…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两个指标评定河套地区低温冷害,其一是以河套地区5个气象站≥10℃积温均值(30a)为基数,各站逐年≥10℃积温减该基数,得出的差值来评判亏欠积温,由亏欠积温阈值评判发生程度;其二是以河套地区各站8、9月份≤16℃日数年均值(30a)为基数,将各地逐年≤16℃日数减该基数,得出的差值来评判障碍低温天数多少,障碍低温天数阈值评判发生程度。两项指标均达到一般发生年时,评为严重发少年。根据上述指标分析30a河套地区低温冷害发生规律。  相似文献   
7.
“农业重大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调控技术研究”立项以来,紧紧围绕着农业干旱、东北玉米和新疆棉花低温冷害、华南寒害、长江中下游水稻高温热害、小麦晚霜冻害等我国农业重大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调控、评估和服务等5个方面,开展了一系列观测试验和技术方法的研究,取得了如下成果:  相似文献   
8.
以棉花种子新陆早1号为材料,研究了20~12℃、20~8℃、20~2℃、16~8℃、16~2℃、12~5℃六种不同变温分别处理1天、2天、3天、4天、5天后的发芽率,初步认清了棉花种子变温与冷害的关系.结果表明,变温的幅度及低温的程度是决定冷害的主要因素,低变温的持续时间也是影响冷害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植物冷害机理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细胞学和生理学角度就零上低温对植物的伤害效应作了简要概述,并阐述了其主要的伤害机理,以期对以后植物抗冷性的研究提供一些依据和思路。  相似文献   
10.
水稻生长在土壤和水中,不可避免地受水温影响,水温低会造成如同冷害般的伤害,原因是水温低妨碍了养分的吸收,导致光合作用减弱,影响水稻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