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13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30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建军 《科技潮》2006,(4):58-59
近一段时间,许多媒体接连报道兵马俑坑不是秦始皇陵的,而是其祖先“宣太后陵”的这一新闻。消息的发布者就是我国建筑学学者陈景元。随后,自兵马俑被发现就一直主持考古发掘达数十年之久、被誉为秦始皇兵马俑之父的“国宝级”老专家袁仲一,对此一一予以辩驳,形成了让国内外学人大开眼界的学术争鸣大观。  相似文献   
2.
秦始皇陵2,3号坑兵马俑原料来源和研制工程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原料来源和烧制技术,选取63个秦始皇陵2,3号坑的兵马俑样品和20个秦陵附近的黏土样品,2个耀州瓷胎样品,进行中子活化分析(NAA),测定每个样品中32种微量元素的质量分数.将这批NAA数据进行模糊聚类分析,得到动态模糊聚类分析图.结果表明,2号坑和3号坑兵马俑原料来源不完全相同,但多数兵马俑样品与秦陵附近的垆土样品关系密切,其原料来源可能在秦陵附近,由此推断烧制2,3号坑兵马俑的窑址也可能在秦陵附近.还初步分析了2,3号坑兵马俑研制工程的历史背景和秦陵封土,2号坑夯土、回填土与附近黏土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秦兵马俑“失色”之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6月底,一些媒体披露,由于遭受严重的空气污染,享誉海内外的陕西秦始皇兵马俑正在缓慢风化,如不加以保护,百年后,兵马俑将变成粉末.此消息一经网络传播,迅速在国内外引发了极大的反响.但随后,来自方方面面的情况表明,这一消息产生于文字翻译时的失误、非专业人员的猜测和部分媒体的渲染,兵马俑并未遭受严重污染.其后,这场风波才渐趋平静.  相似文献   
4.
秦兵马俑布阵的意图以及诸阵功能历来没有结合讨论。在此通过对秦兵马俑各坑位置与兵种配置的分析,认为此军俑阵是诸侯三军阵,左阵在兵法上有必要存在。前军功能是攻击敌军以迫使敌军离开有利地形,南移西进而入秦右军阵。秦右军阵是秦后失传的正阵,其功能在防守。正阵的哲学根源是以柔克刚的传统思维。  相似文献   
5.
基于几何特征的兵马俑断裂面匹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兵马俑碎块的三维数据模型中噪声含量大、断裂面存在缺损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断裂面上几何特征的碎块精确匹配方法.首先从兵马俑碎块的外表面中分割并识别出断裂面;然后提取断裂面上凸凹不平的特征区域,并根据其相似性实现碎块的粗匹配;最后计算断裂面的曲率、法线以及点云密度等几何特征,并采用基于该几何特征的改进迭代最近点(iterative closest point,ICP)算法实现碎块的细匹配.实验采用大量兵马俑碎块验证该匹配方法,结果表明该匹配方法可以实现兵马俑碎块的匹配,特别是提出的细匹配算法,与ICP算法和MICP算法相比,其匹配精度分别提高了约40%和10%,耗时分别降低了约50%和25%;该基于几何特征的断裂面匹配方法是一种有效的兵马俑碎块匹配方法.   相似文献   
6.
秦陵文官俑矿料来源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20 0 0年 7月 ,秦陵 6号陪葬坑 (K0 0 0 6 ,简称为K6 )被发现 ,共出土了 1 2件文职装束的陶俑 ,这在秦陵发掘史上尚属首次 .文官俑的矿料来源及其与K1、K2、K3坑兵马俑之间的关系引起中外学者的兴趣 ,论文将对此课题进行探讨 .1 样品来源文官俑样品 1 9片 ,来自 8个俑体 .陶片外观呈深浅不一的灰色 ,质地较致密 ,有少量气孔 ,具斑状结构 ,斑晶为长石、石英等矿物 ,长石含量较多 ,基质为粘土 .另选取 2 4个兵马俑样品和 2 5个阳陵俑样品进行对比 ,样品清单见表 1 .表 1 样品目录及硬度、吸水率测试结果Tab .1 Samplelis…  相似文献   
7.
《科技潮》2006,(9):53-53
2003年春天,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馆前区要进行环境改造,在挖掘的时候发现几十具人骨。  相似文献   
8.
A proteinaceous binding media for the polychrome terracotta army of Emperor Qin Shihuang has been identified using 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MS).Method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the model samples and the elimination of interferences have been evaluated,as well as ageing processes.A method involving the complexation of EDTA in combination with dialysis was used to eliminate any interference in the polychrome layers taken from the historical samples.The model samples were aged by being buried in loess to replicate the ageing process of the historical samples as closely as possible.The optimum conditions for the extraction and subsequent enzymatic hydrolysis of the extracted protein were investigated.Under the optimized conditions,the‘‘peptide mass fingerprints’’of the proteinaceous binding media from the historical and model samples were determined by MALDITOF-MS.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animal glue was used as the binding media for the polychrome layers of Emperor Qin Shihuang’s terracotta army.It also shows that animal glue used as binding media has a long history in China.  相似文献   
9.
2004年8月.在秦俑馆网站的论坛上,出现了一个不寻常的帖子。有人提问:“铜车马上的许多部件,是否都属于同一个时期制作的?”之后有人跟帖说:“铜车马既然不在兵马俑坑里出土,和兵马俑不存在实质性的联系,那么它有什么理由被当作‘秦始皇兵马俑大展’的一个组成部分,经常与国内外的公众见面,这是否有点名不符其实!”那么,铜车马到底是哪个年代的文物呢?本刊分4期连载《考证“铜车马”的归属年代》一文,带领读者探寻历史尘封的痕迹。  相似文献   
10.
洛阳铲     
岳南 《科学大观园》2009,(14):40-42
1974年3月29日,位于骊山脚下的临潼县西杨村农民在野外打井时,奇迹般地敲开了远古军阵的大门——秦始皇陵兵马俑一号坑被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