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5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9篇
丛书文集   54篇
教育与普及   30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110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 novel synthetic route used for preparing PP-g-PS was designed. With this synthetic route, a series of graft copolymers with different contents of PS chain were synthesized successfully, and characterized by ^13C-NMR,DSC, GPC.  相似文献   
2.
NIPA类共聚温敏水凝胶中水的状态和耐热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与丙烯酸钠(SA)及甲基丙烯酸钠(SMA)共聚合成了两个系列的水凝胶,研究了共聚组成与水凝胶基本性质的关系,并用示差扫描量热法(DSC)和热失重法(TG)研究了此类水凝胶中水的状态和耐热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硝酸铈铵作引发剂,甲基丙烯酸甲酯与琼脂糖的接枝共聚反应。考察了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加料顺序地转化率接枝效率等的影响。红外光谱及热分析结果表明,所得产物为接枝共聚物。  相似文献   
4.
过渡金属乙酰丙酮配合物引发淀粉与烯基单体接枝共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Mn(Ⅲ)、Co(Ⅲ)、Cr(Ⅲ)和V(Ⅳ)的乙酰丙酮配合物引发淀粉与MMA、AN、AM和AA接枝共聚合反应的引发活性。实验表明,4种引发体系中,Mn(acac)3的引发活性最佳,它可以有效地引发淀粉与上述4种单体的接枝共聚合反应,并获得较高的PG;Co(acac)3和Cr(acac)3仅对水溶性烯基单体AM、AA有良好的引发活性;Vo(acac)2对4种单体的引发活性均较低。4种单体中,水  相似文献   
5.
6.
研究了环氧乙烷与四氢呋喃的共聚.使用BF_3络合物为催化剂,1,4-丁二醇为共催化剂.找到了溶液聚合和本体聚合适宜的工艺条件.在此条件下,环齐聚物的生成量为8%左右.找到了方便易行的纯化方法,通过纯化可把聚醚的环齐聚物含量降到1%以下,有效地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在磷酸钙催化剂上二异丁基乙缩醛裂解制乙烯基异丁醚反应的活性和选择性,其中较好的催化剂是在500度焙烧的Ca3(PO4)2(1)。考察了工艺条件对反应结果的影响,表明在反应温度约300度,缩醛的LHSV=1.0h^-1时得到最佳反应结果:转化率约98.6%,选择性接近100%,用TPD法测定了催化剂表面的酸度和碱度,并与活性和选择性进行了关联。  相似文献   
8.
测定了丙烯冰异片酯(IBA)与丙烯腈(AN)的共聚合反应况聚率。当M1=AN,M2=IBA,测得r1=0.49,r2=0.23。共聚物的拉伸与压缩强度较PIBA有较大提高;Tg值均在100℃以上;共聚物透明性好,折光指数nD^25在1.5017~1.5068之间。  相似文献   
9.
10.
海鞘中抗肿瘤活性物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了海鞘的生态特征,并按肽类、生物碱类、聚醚类、大环内酯类、萜类化合物类、多硫化物类等化学结构分类.介绍了国内外对海鞘抗肿瘤活性成分的研究。显示了诱人的研究开发前景,为开发和利用海鞘资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