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81篇
系统科学   104篇
丛书文集   55篇
教育与普及   42篇
理论与方法论   20篇
现状及发展   6篇
综合类   146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126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189篇
  2007年   176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古以来,人们就一直在试图营造一个公平分配的理想化社会,然而,实际社会生活中始终存在着利益上的矛盾.因为在任何一个社会中,利益稀缺都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就涉及到如何分配以及给谁多少的问题.一种分配制度的制定与实施,不仅关系到制度本身的公平性,而且还涉及社会生产的效率问题,本文的讨论便由此而展开.  相似文献   
2.
高校内教育环境的不公平,是高等教育不公的又一重要内容。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高校内教师身份歧视现象严重,教师的地位极不平等;二是高校内学生身份歧视现象普遍,高校内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  相似文献   
3.
效率与公平是相互矛盾又相互统一的辩证关系,通过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的调整,可以有效地解决两之间的矛盾。当前,我国经济领域存在着分配不公的现象,影响了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必须处理好这两的关系,使效率与公平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4.
本文是俄罗斯汉学家谢米纳斯对现代汉语同义词现象认识的两个问题(其他几个问题见另外两篇译文)。她从音节特点和语义特点入手给同义词分类,同时指出:准确同义词只有共同成分,没有差别成分,相对同义词有共同成分也有差别成分,共同成分是构成同义词的基础,而差别成分是它们的区别。同义词的可互换性表现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  相似文献   
5.
基因技术的发展使许多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面临着挑战,文章将其主要归结为生命观、公平观和家庭观三个方面,并将基因技术对此三个方面的冲击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6.
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国家通过经济适用房政策解决城市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国家对住房的财政补贴分为两类,明贴和暗贴。本文通过经济学分析的手段证明了明贴有更高的效率,并且提出了一些现阶段对于国家经济适用房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民生问题事关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之目标及动力,中国持续稳定发展必须不断改善民生。改善民生是一个涉及全局的系统工程,必须着力于走出一条新阶段的经济发展之路,建立合理的、有序的市场经济利益分配格局。  相似文献   
8.
公平与效率,是一对贯穿于人类社会始终的矛盾统一体,这二者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动力。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不断深入,各种矛盾和问题都凸现出来,尤其是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问题。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如何、在这二者之间如何抉择以及如何实现这二者之间的和谐与统一,成为我国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所要面临的一个巨大难题。文章将就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从高校生源城乡比看中国教育的不公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公平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热点问题之一。教育公平与否可以从多方面反映,本文将从我国当前高校学生来源城乡之比的数据来揭示我国教育不公平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产生我国教育不公平的原因作初步的探讨,提出策略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测试发现,酸味和甜味的感阈值随刺激物温度的升高耐降低,咕味和苦味的感受阀值在中等刺激物温度下最低。在各种刺激物温度下,酸味,甜味和碱味的感觉阈值女性都低于男性,人类对苦味的感觉阈值低,但个体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