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6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43年   1篇
  192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面临着严重的财政困难。为了解决困难,政府发行了500万元的建设救国公债公债的发行主要经历宣传、推销、偿还三个阶段。经过政府的大力宣传与动员,边区民众掀起了购债热,使公债推销顺利完成。这批债款对当时缓解财政困难、发展边区经济、稳定金融、支持抗战做出了巨大贡献,并且为当今社会发行公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借鉴。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无论是西方经济学,还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在对赤字融资和公债效应的争论中持否定态度的一方一直占上风。但实践表明,赤字融资与发行公债是支持体制改革、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保障和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工具。因此我们必须研究公债规律,加强债务管理,积极推进经济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3.
西方古典财政学说,是西方古典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经济学家提出各自观点来反映当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情况,从而成为新兴资产阶级理论的依据,在他们的观点中尽管有不正确之处,但其科学合理的部分仍对今天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国内公债对近代中国历届政府的财政、金融和社会经济影响至深,是近代中国经济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根据有关档案材料和其他资料,对晚清政府、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时期所发国内公债总额进行重新考证,对内债给予当时社会所产生的作用进行了重新评价。  相似文献   
5.
近代中国证券市场不发达的表现及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中国证券市场诞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它是不发达的,具体表现在以公债为主要的发行和交易对象,发展不平衡,证券价格变动剧烈等方面。经济发展滞后是造成其不发达的根本原因;内外战争的频频爆发、政局的动荡不安,外商对证券市场的长期控制,政府的管理缺乏以及过度的投机行为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它的发展;证券交易所又存在操纵价格等不规范行为。  相似文献   
6.
此篇所论,以民国五年,至十四年内之中央财政情形为限,一因民五以前情形,具载贾氏“民国财政史”,无庸赘述。二因民五为民国财政史上一大关键,以前财政虽艰难,然中央威力尚存,财政制度赖以维持。故开源节流,均易设法。以後则财政随政局以解体,制度破坏无遗,即一切财政事实,亦无详细记载。故本篇叙论,以是年为起点。此十年内之中央财政。千端万绪,情形复杂,自非短篇文字所能尽述。初意以欲明逐年财政困难之真象,简捷之法,莫若将十年来之收支数目,作一比较统计、无如我国政府历年各项收入,既缺确实统计,而各种支出。更无报告。故逐年比较,遂无…  相似文献   
7.
为了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同时为了减轻中央财政的债务负担、规范地方政府融资行为、发展资本市场,我国有必要发行地方公债,而且我国也已基本具备了发行地方公债的条件。地方公债的顺利发行需要在债券的发行主体、种类与规模、发行方式、期限和利率、债券的信用和评级及二级市场流通等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  相似文献   
8.
1936年“统一公债案”,是南京国民政府继1932年公债整理案后的又一次内债整理。减轻政府还本付息的压力、避免财政破产是这次整理案发生的根本原因。此次整理案对南京政府当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各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美国公债的发行始于1776年,在其发行的历史过程中,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并且具有市场化、金融资产性以及债权人分布多样性等特点。公债的发行为多次战争和摆脱经济衰退筹措经费,并在弥补财政赤字、为政府各项支出融资、干预经济生活以及进行宏观调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应。与美国相比,我国公债发行的特点是为了筹集资金进行经济建设,弥补国家财政不足,1998年以后主要是为了解决内需不足的问题,发挥了积极的国债效应。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应认真总结中美两国发行公债的经验,使国债成为经济建设和社会资源再分配的桥梁和纽带,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