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3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4篇
系统科学   8篇
丛书文集   29篇
教育与普及   20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现状及发展   15篇
综合类   59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禄劝撒坝火腿开发初具规模,市场潜力大,为贫困山区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注入活力,但作为一个机遇和挑战并存的特殊市场,必须抓住机遇,把这一产业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2.
金钰 《甘肃科技纵横》2006,35(4):151-151
本文从强夯原理、设计参数的确定、施工工艺、质量检测质量标准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强夯法加固地基在路基施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在单坝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群坝局部冲刷问题进行了偿试性的试验研究,根据两坝试验资料,分析了群坝冲刷特性与单坝冲刷特性的区别以及坝长、间距、水流、泥沙条件对群坝中各坝冲深的影响,并且提出了冲深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4.
滩坝相低渗透油藏储层非均质性与剩余油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合运用岩心分析、测井、生产测试等静态和动态资料,从多层次、多角度逐级揭示了平方王油田沙四中滩坝沉积特点。从层内非均质、层间非均质、平面非均质这三类储层的宏观非均质性入手,探讨了滩坝相低渗透油藏储层层宏观非均质性的地质特征及其对水驱油开发和剩余油形成、分布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层间非均质和层内非均质主要控制了油层的水淹层厚度及垂向的剩余油分布;平面非均质和层内非均质主要控制了油层的水淹面积和平面剩  相似文献   
5.
从细观层次上将碾压混凝土试件当作是由硬化水泥粉煤灰砂浆、粗骨料、二者间的粘结带以及水泥砂浆中间层面组成的非均质复合材料,由随机骨料模型模拟碾压混凝土的细观结构,用非线性有限元法模拟试件在直剪作用下的细观损伤断裂,从而求得其宏观抗剪断强度,计算结果与《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所提供的参考值较为吻合,据此还进行了试件破坏机理分析,应用此种计算方法,可节省直剪试验工作量,并可进行直剪试件的尺寸效应分析,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手段, 通过对拦砂坝坝高和库容确定、断面设计、荷载分析、结构计算、稳定性分析和计算, 建立了基于GIS的拦砂坝优化设计模型. 该模型以坝体的结构稳定性为约束条件, 把拦砂坝的优化设计视为一个非线性规划问题, 能较准确地计算拦砂坝的体积和库容, 以达到投资库容比最小为目标, 初步实现了拦砂坝重要参数, 如拦砂坝体积(工程投资)、坝体稳定性、库容(拦砂量)的优化设计, 为泥石流防治工程的优化设计提供了新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7.
利用半经验半理论公式推求土坝溃决后的洪水演进过程,从而可为桃河综合治理方案的可行性研究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也可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8.
汉诺坝下地壳-上地幔包体的岩石圈热动力学记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对汉诺坝含石榴石下地壳-上地幔包体中主要矿物核部至边部的化学组成进行了详细的电子探针分析. 核部至边部的温度-压力变化表明麻粒岩包体记录了增温、增压作用; 核部温度>930℃的地幔包体表现出降温、降压特征, 核部温度<930℃的地幔包体的温度-压力变化不明显. 这些包体记录的最终压力主要为0.9~1.5 GPa. 个别麻粒岩包体向榴辉岩相过渡的岩石学特征可能属于增温、增压过程中麻粒岩向榴辉岩转变的中间产物. 综合已有研究, 我们认为这些包体记录的温度-压力变化反映了它们被玄武岩捕获前经历的一次重要的岩石圈减薄作用及之前的岩石圈加厚作用.  相似文献   
9.
澄碧河水库漫坝风险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风险分析理论对澄碧河水库大坝进行了漫坝风险研究,计算了土坝的漫坝风险,探讨了该土坝的漫坝风险标准.计算结果表明,在允许漫坝风险范围内澄碧河水库整个汛期的防洪限制水位可由原来的185.00m提高到186.60m,水库蓄水量比原来增加了6400万m^3,从而提高了水电站的发电效益和其它方面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0.
汉诺坝玄武岩中高温麻粒岩捕掳体   总被引:55,自引:7,他引:55  
樊祺诚  刘若新 《科学通报》1996,41(3):235-238
汉诺坝新生代玄武岩中丰富的幔源橄榄岩捕掳体,成为透视上地幔的重要窗口,而与橄榄岩相伴随的麻粒岩捕掳体由于数量少,且对它们的注意和研究是不够的.以往我们主要通过出露于地表的太古代麻粒岩相地体了解下地壳,这些麻粒岩都经历过复杂的地质构造与变质演化历史才抬升到地表,相比,被新生代玄武岩捕获快速携至地表的捕掳体麻粒岩其演化历史要简单得多,更能直接反映下地壳性质,因而成为我们探索现今下地壳物质组成和演化的最直接研究对象.这里我们提出的汉诺坝新生代玄武岩中的高温麻粒岩捕掳体,不同于华北克拉通地台区地体麻粒岩,可能具有现今下地壳的组成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