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9篇
系统科学   6篇
丛书文集   23篇
教育与普及   23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340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2年   1篇
  194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是债权制度和侵权制度的竞合,其构成要件和责任归属有其特殊性。我国的合同立法有必要在借鉴国外立法的基础上创立此项制度。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交通安全管理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在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事故紧急救援、管理人员严格公正执法、事故损害赔偿归责等方面和我国的交通安全管理情况进行比较分析,试提出我国目前在这些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3.
刑事犯罪引起的附带民事赔偿就其性质而言,与一般的民事侵权导致的民事赔偿之间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但因前者是附带于刑事案件而启动的一种民事诉讼,导致其与一般的民事诉讼在起诉、受理、审判、执行等 多方面存在很大的区别,而且这种区别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刑事附带民事赔偿的最终实现,侵害了刑事案件被害人(包括国家)的合法权益,损害了刑事司法的公正性和严肃性。又因目前我国法律法规对刑事附带民事赔偿问题的规定尚存在许多不完善之处,司法实践中对此类问题的处理缺乏统一的标准,致使赔偿的实现进程步骤维艰,故对附带民事赔偿问题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巨大的实践意义。文章仅就赔偿的性质、范围、程序以及司法实践中存在的误区及解决方法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戴萍 《甘肃科技纵横》2005,34(3):97-97,190
从阐述缔约过失责任的界定着手,对缔约过失责任的基本特征、构成条件、赔偿范围作了进一步的研讨,并对我国的相关立法进行评介并提出完善意见。  相似文献   
5.
梁娟 《科教兴省》2008,(1):32-33
陕西省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最近对益万家公司集资诈骗案进行宣判,主犯郝永生被判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没收个人全部财产。陕西益万家购销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郝永生等人以所谓“消费积分”返利的方式欺骗国内群众3万多人,非法集资86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6.
王慜婧 《科技信息》2007,(17):131-132
环境侵权现象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不断产生,如何对其进行救济是近几年来的热点问题,其中建立完善的环境侵权救济制度的体系对于法律实践有着重大的意义,在救济制度的研究中,环境侵权责任性质决定了承担责任所依据的法律法规,有助于责任的理清和归责。本文先界定环境侵权的定义,在此基础上根据环境侵权主体的不同将环境侵权的责任分为民事与行政责任两部分,着重论述行政侵权责任的性质,通过国家赔偿责任性质的追溯及论证,说明环境行政侵权赔偿责任发端于民事责任,又与民事责任有所不同。环境侵权责任应包括民事责任及行政责任。  相似文献   
7.
由于全部成本法净收益的计算方法不同于变动成本法,其计算的结果也是不同的,故二者之间有一定的差距.目前管理会计教科书中或者直接引用其差额的结果,或者描述性地说明差额的原因,缺乏逻辑性.本文用数学方法.根据二者定义的不同,详细地说明了推导过程.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修改后的《婚姻法》中离婚过错赔偿制度在理论上的合理性,并对适用过程中若干具体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对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校方责任的归责依据、校方承担赔偿责任的条件和赔偿方面的研究,对妥善处理伤害事故,维护学生、家长、教师和学校的合法权益,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二战后中国政府放弃对日本的赔偿要求,日本政府对华援助是中日两国关系中的重大事件,这两个事件对日本和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对中日两国友好关系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日本政府对华援助则有许多自身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