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25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34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3.
苦丁茶树扦插繁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不同种类和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同苗段、插穗不同节数以及插穗不同剪叶量等几种处理方法,对苦丁茶树插穗生根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的几种促根药剂中,以浓度200mg/L的NAA对苦丁茶树插穗生根的效果最佳;在同样条件下,二段苗的发根能力是强;随着插穗节数的增多,其发根能力就增强,但综合考虑到成活率、扦插苗的长势、繁殖系数以及经济效益等因素,笔者认为以每插穗具两个节为宜;在相同条件下,每张叶剪去1/3再插穗的,其发根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4.
本文系统研究了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var.mairei)扦插育苗中穗条来源对生根率的效应。结果显示,采条母树龄、穗条年龄和穗条采自的树冠部位均对扦插生根率影响较大。本研究3年龄实生苗优于胸径10-20 cm的母树,后者又优于胸径30-40 cm的母树,胸径50 cm以上的最差,且差异显著。在母树龄和树冠部位一样的条件下,1年龄穗条的生根率显著高于2年龄穗条,树冠中部穗条优于上部,下部穗条生根率最低。采用3年龄实生苗为采条母树,并采集树冠中部的1年龄穗条,其最高生根率可达98.7%。研究结果为扦插繁殖中穗条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顶芽或腋芽在添加6-苄基氨基嘌呤(6-BA)3ppm和萘乙酸(NAA)0.5ppm的MS培养基培养30d,长4-6cm,腋芽3-7个。此时,将它们分切成单芽切段,围到添加6-BA2ppm的MS培养基,继代培养周期21d,繁殖系数5-8。芽长2-3cm时用添加吲哚丁酸(IBA)1ppm的MS培养基进行生根培养,培养21d,生根率87%,移载成活率93%。  相似文献   
6.
谭健晖 《广西科学》2006,13(3):228-231,235
于2005年7月在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苗圃进行杂交松(P inus elliottii×P.car ibaea)扦插繁殖试验,研究缩短杂交松生根时间的方法。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采穗母树设遮光和喷施叶面肥处理,穗条选取未木质化、半木质化、木质化三种,长度分为3~5cm,5~8cm,15cm以上。生根抑制物处理6种:乙酸乙酯、75%酒精、50%酒精、洗洁精、自配处理液和清水,乙酸乙酯、酒精与水的配比为1¨100。每种处理3个重复,株数135株。试验结果表明,对采穗母树进行遮光及叶面肥处理,可显著缩短插穗生根时间及提高生根成活率,其中生根成活率比对照提高12%~25%,愈伤组织形成时间比对照缩短7~13 d。不同插穗生根抑制物处理,可显著影响扦插成活率和生根时间,其中乙酸乙酯和自配处理液对杂交松插穗生根有效,生根成活率分别比对照提高22%和32%,愈伤组织形成时间分别缩短6 d和4 d;酒精和洗洁精对杂交松插穗生根无效,生根成活率比对照降低1%~7%。半木质化、未木质化、木质化穗条出现愈伤组织的时间分别为36 d、37.3 d和41.7 d,平均生根率分别为44.33%、25.75%和60.33%;插穗长度对扦插成活率影响不显著,对生根也有影响,其中以5~8cm最好,3~5cm次之,15cm以上最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沙棘种植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综合分析,指出只有将它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发挥沙棘的最大效益,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同时探讨了营造沙棘林应注意的一些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8.
以青楷槭2 a生插条为材料,采用石蜡切片法对其不定根形成过程进行解剖学观察.结果表明:青楷槭茎的结构由表皮、皮层和次生维管组织组成;不定根生成方式属于诱导型,维管形成层和皮层的愈伤组织形成根原基;插条基部皮层的愈伤组织数量多,分布均匀,可形成不定根;切口部位愈伤组织不分化形成不定根.  相似文献   
9.
干旱沙区枸杞硬枝扦插育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世成 《甘肃科技》2014,(5):139-140
枸杞耐旱、耐寒、耐盐碱、耐瘠薄、喜光照,是一种生态经济兼用、药食两用的树种。通过ABT生根粉浸泡、电热温床催根、覆膜扦插、强化抚育管理等技术措施,为全县枸杞基地建设提供了大量优质壮苗。枸杞硬枝扦插育苗材料易采集,操作简便易学,成活率高,可提前结果,并能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快繁方法。  相似文献   
10.
富贵榕扦插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福钟 《广东科技》2014,(20):147-148
主要对富贵榕的扦插育苗技术进行研究,利用不同的介质,采用不同部位的插穗,并利用不同浓度的吲哚乙酸进行处理,经过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河沙与黄心土均匀混合的介质中插条成活率较高,中部穗条扦插成活率较高,浓度在100~300ppm之间的吲哚乙酸对插条进行处理之后,其成活率比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