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唐代佛曲的演出和佛教俗讲有密切关系.记录俗讲的文本--押座文、讲经正文、解座文中都有佛曲.也就是说,佛曲作为俗讲的插曲,出现于说押座、讲经、说解座中.演唱佛曲与阐释经义融为一体,使教义的表达更完整凝练,以韵文形式增加音乐美感,便于记诵.  相似文献   
2.
唐代佛曲的演出和佛教俗讲有密切关系。记录俗讲的文本——押座文、讲经正文、解座文中都有佛曲。也就是说 ,佛曲作为俗讲的插曲 ,出现于说押座、讲经、说解座中。演唱佛曲与阐释经义融为一体 ,使教义的表达更完整凝练 ,以韵文形式增加音乐美感 ,便于记诵。  相似文献   
3.
无论是佛教中国化还是中国化佛教的完成,其中最关键的标志是佛教及其核心理念能否成为普遍的社会信仰与价值取向。而作为唐代社会主体的庶民,其信仰倾向直接关乎到佛教的发展规模及其社会功能的实现程度。契理契机,因势利导地化世导俗,是弘扬佛法的必然要求,也是佛陀出现于世的基本情怀。俗讲和变文的出现,是唐代佛教弘传进程中促进佛教大众化、普及化的历史性选择与现实需求,也是使佛教成为庶民信仰的重要宣教手段。因此,作为佛教文化遗产的俗讲和变文,其研究的重要性自不待言。尤其在东西方文化高速运转与碰撞、交融的过程中,佛教如何在多元文化的格局中保持自身的独立品格,又能化世导俗,关乎到佛教的自身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同时,在全球化时代到来的机遇中,中国大乘佛教如何接受各种挑战,为普世伦理和普世价值作出积极有为的贡献,研究俗讲和变文显得十分必要,也必将有助于当今佛教的健康发展,提供许多可资借鉴的文本与话头,尤其对于目前我国佛教界倡导的讲经说法活动有着直接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变文是俗讲的底本还是记录本的问题上,学界多有分歧。笔者赞同记录本说,并就相关问题展开论述,认为变文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作为一种读本进入晚唐五代时的社会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5.
白族的说唱文学可分为三种类型,即史诗类说唱、本子曲说唱、大本曲说唱,三者之间存在继承和演进的关系。白族说唱文学的源头应该追溯到白族古老的民间叙事传统,同时,在白族说唱文学逐渐发展成熟的过程中,又受到了俗讲、变文等中国传统讲唱文学形式及其子孙说话、宝卷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