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3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16篇
丛书文集   38篇
教育与普及   7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5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植物根际微生物组是植物的第二基因组,但由于自然或人为干扰,使得根际微生物(特别是植物促生菌)面临着生物/非生物的多重胁迫,在此过程中,细菌的群体感应信号调控机制影响自身代谢活性和植物抗逆性,成为根际微生物 植物间互作的重要调控系统为此,该文论述了植物促生菌的群体感应系统及促生机制,着重探讨了土壤根际环境中缺氧、盐碱、酸铝、重金属/有机污染及施加生物炭等非生物胁迫、病原菌侵染等生物胁迫下植物促进菌群体感应系统的响应及调控行为,旨在推动发展以植物促生菌群体感应系统为基础的微生物 植物联合修复中轻度土壤重金属/有机污染土壤的原位修复技术  相似文献   
2.
用同工酶和栅栏现象鉴定香菇菌株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
为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秸秆和牛粪资源,及早在北方地区开发生产姬松茸这一珍稀品种。从姬松茸的选育、栽培模式比较试验结果可看出,合理控制温湿度,改进覆土方式,加强病虫害预防是保证高产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5.
6.
茁霉多糖发酵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出芽短梗霉为生产菌株,蔗糖为碳源进行发酵生产茁霉多糖.通过摇瓶实验,确定了该菌株的发酵条件,并对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在此条件下,获得了较高的多糖产量.实验表明,摇瓶转速和发酵初始pH值是多糖发酵的重要影响因素,它们与多糖的合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花生四烯酸产生菌的选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深黄被孢霉AS3.2793和MUI0310进行紫外线和氯化锂复合诱变、以及硫酸二乙酯和氯化锂复合诱变,涂布在诱变培养基上,对分离出的突变株进行摇瓶发酵初筛,从中得到一支产花生四烯酸的菌株。该菌株在摇瓶产脂培养基中发酵8天:生物量达16.57g/l,油脂含量达49.10%,油脂得率达8.14g/l,油脂中花生四烯酸的含量为0.9%.  相似文献   
8.
Cytosporone B 的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及其生物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福建九龙江口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桐花树树皮中分离出内生真菌HTF3菌株,用柱层析和正相HPLC的方法从该菌株的发酵液中纯化出一单体化合物,经ID-、2D-NMR和ESI-MS等方法鉴定该化合物为Cytosporone B.活性检测发现它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和较广谱的抗真菌活性.本文报道这类物质有抗肿瘤活性.作用机理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苯甲酸和苯乙酸对松材线虫及细菌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离体条件下,测定了苯甲酸(BA)和苯乙酸(PA)对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水培枝叶、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及对分离自松材线虫虫体和健康马尾松的细菌菌株GD1和GD2的作用。结果显示,BA和PA对马尾松离体松叶、松枝均具有毒性,其中BA的毒性较强;一定浓度的BA能增强松材线虫的活力,低浓度BA和较高浓度PA均能促进松材线虫的繁殖,低浓度PA能促进菌株GD1的繁殖;高浓度BA和高浓度PA均能抑制松材线虫的活力,其中BA的抑制活性较强;高浓度BA能抑制松材线虫的繁殖,高浓度BA和较高浓度PA均能抑制菌株GD1的繁殖,而BA和PA对菌株GD2繁殖的抑制活性较对菌株GD1的强。  相似文献   
10.
产AmpC酶和ESBLs菌检测及其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出产AmpC酶和ESBLs的菌株,通过药敏试验分析本院细菌耐药的趋势。方法:纸片扩散法检测染色体AmpC酶,三维试验和改良三维试验检测质粒AmpC酶和ESBLs。结果:44株菌染色体AmpC酶、质粒AmpC酶和ESBLs的阳性率分别为18.18(8/44)、34.09%(15/44),68.18%(30/44),44株菌对亚胺培南均敏感,对左氧氟沙星较为敏感,对其它抗生素对药性较强。结论:加强产酶菌株检测,为临床提供合理的药敏结果是临床治疗产酶菌株感染不可缺少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