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系统科学   10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侵占罪是我国现行刑法增设的新罪名。本主要对该罪的犯罪对象、拒不退还或交出及其告诉问题进行探讨。首先,对已有观念进行辨析,澄清侵占罪的对象范围,即代为保管他人财物不应局限于合法占有,而应解释为事实上持有控制;区别遗忘物和遗失物,二不能混同;埋藏物,应当包括所有人明确和所有人不明确的埋藏物两种类型。其次.论证了拒不退还或拒不交出是侵占罪必要构成要件,是罪与非罪的界限。最后,简单阐述了侵占罪的告诉问题。  相似文献   
2.
媒体监督与控股股东侵占——一个理论框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利用随机动态优化工具建立理论模型,对媒体监督与控股股东侵占行为进行了研究.结论表明,控股股东侵占损害中小股东福利,增大公司风险;媒体监督对控股股东自身福利产生双重效应——财富分配效应和资产减值效应,控股股东最优侵占比例取决于这两种效应的相对强弱;提高媒体对控股股东侵占现象反应的敏感性,增强曝光力度,能够迫使控股股东更加重视自身声誉,减少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侵占;控股股东与媒体的合谋会使其更加大胆地通过侵占中小股东利益,提高自身福利.  相似文献   
3.
李金明 《世界知识》2013,(10):24-25
4月26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针对菲律宾就南海问题推动的所谓“国际仲裁”,在强调“不接受”的同时做出回击,要求菲律宾从中国岛礁上撤走一切人员和设施,并同时公布了菲方非法侵占的八个岛礁的名称。  相似文献   
4.
, 《科学大观园》2013,(15):49
做罪恶的事情肯定要先具备一颗罪恶的心,一夜情同样如此,没有想法就不会去做,既然做了就等于罪恶已经侵占身心。通常情况,有三种罪恶心理与一夜情有着不解之缘:1、对性交的欲望;2、自身的炫耀;3、性交的释放。  相似文献   
5.
在终极控制权结构下以中国实践为背景,将控制权私人收益及声誉机制有机融合,以一个统一的模型分析框架研究实际控制人的侵占、监督和支持三种治理行为产生的条件和影响因素,指出终极所有权结构决定实际控制人治理行为进而影响企业绩效,从而弥补终极所有权结构与公司绩效之间跳跃的逻辑关系。  相似文献   
6.
现金作为企业资产结构中流动性最强的资产,会影响到企业获利和抵御风险的能力,现金持有是现代公司金融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从双重委托代理的视角对以往的现金持有研究文献进行整理,希望能发现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为完善这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老醯削面     
《科学之友》2013,(6):30
蒙古鞑靼侵占中原后,建立元朝。为防止"汉人"造反,就将每家每户的金属工具全部没收,并规定10户共享一把厨刀,切菜做饭轮流使用,用后再交回鞑靼保管。一天中午,一位老婆婆和好面后,让老头子去取厨刀,结果刀被别人取走了,老汉只好返回。在出鞑靼的大门时,老汉的脚被一块薄铁片碰了一下,他便顺手捡起来揣在怀里。回家后,锅开得直响,全家人都在等刀切面条吃,可是刀没取回来,老汉急得  相似文献   
8.
控股股东、利益侵占与代理成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控股股东代理是公司治理领域出现的新问题,已有一些论文对控股股东侵占方式和侵占程度进行了探讨,但目前还没有针对控股股东代理成本的定量研究.通过建立实物期权模型,考虑到控股股东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不同配置情况,分析计算了控股股东的代理成本.模型研究结果认为,相对于控制权私利而言,控股股东代理成本仍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研究同时发现,随着控股股东现金流权比例的增加,代理成本逐渐降低;随着两权分离系数的增加,代理成本逐渐增加.数值模拟同时也证明了控股股东确实存在激励效应和侵占效应.  相似文献   
9.
马萌萌 《科技信息》2012,(36):86-86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侵犯财产型犯罪,按照犯罪的方式分为四种具体类型:第一,公然强取型犯罪;第二,侵占型犯罪;第三,秘密窃取型犯罪;第四,骗取型犯罪。由于侵占型犯罪有多种行为方式,包括了窃取,因此,其与秘密窃取型犯罪界线比较模糊。例如,恶意秘密转移股权的行为,在定性上就存在分歧。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中国股权较为集中的资本市场背景,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利用民营上市公司的数据,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了最终控制人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度与企业负债率的关系.研究发现,最终控制人两权分离度越大,企业的负债率即越高,反映了"股东-债权人"冲突在集中股权结构下可能会变得更加严重.负债融资不仅难以发挥应有的相机治理作用,还可能成为最终控制人利益侵占的对象.研究同时发现,对于最终控制人兼任企业的最高级管理者或者所持现金流权越低的公司,其最终控制人两权分离度与负债率的负相关关系表现得更加明显,说明该种情况下的"股东-债权人"冲突也更加严重.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进一步证实了最终控制人可能会通过提高负债率实现风险转移和利益侵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