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神曲>以爱为主题,作品中,但丁在理性和信仰的引导下游历"三界",由此生发出对"爱"的思考人类的爱应该由世俗的情爱上升为神圣的至爱,即人类必须由爱引导,灵魂才能得到净化和升华;人类理性的情爱应升华为信仰的至爱才能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  相似文献   
2.
但丁在《神曲·地狱篇》采用象征手法,表达了丰富的宗教、道德、政治内涵。地狱作为负罪亡灵的囚禁之地,象征人类背离基督教信仰陷入的道德困境;为了杜绝罪恶,但丁创造了四种象征性形象,传达新时期人文主义思想:以维吉尔为象征,重视知识、理性、荣誉的道德完善作用;以自身为象征,强调文学应表现真实的人性;以“孤舟”“苦难的旅舍”为象征,宣扬爱国主义和民族统一;以教皇尼古拉三世为象征,反对基督教会的腐败。丰富的象征意蕴使《地狱篇》成为《神曲》三篇中现实性最强烈、影响力最为深远、启迪最为深刻的篇目。  相似文献   
3.
 爱美是人之本性,而装扮是爱美的主要途径。所谓“三分长相,七分打扮”、“人靠衣裳马靠鞍”,说的正是此理。社交礼仪也要求人在装扮上必须有所注意,虽不求锦衣华服、珠光宝气,但穿着大方、举止得体是人们相互尊重的基本要求。求职者更当谨记:端庄的仪表与整洁的服饰就是最好的入场券。因以往科研工作者常给人一种胡子拉碴、蓬头垢面、不修边幅的成见,注重仪表对于理工科博士生、博士后的求职面试来说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安妮宝贝的《莲花》与但丁的《神曲》两篇作品有一条相同的主线,即主人公从开始的迷失,而后走上虔诚而又艰辛的忏悔之路,并最终获得救赎.在此中,都包含两位作者对"人"的灵魂的严肃的拷问,并对"人"如何获得永恒救赎给出自己的答案.两部作品处处透出对"人"未来命运的深切关怀.  相似文献   
5.
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和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但丁,他是中世纪的终结者,同时又是文艺复兴的开启者,他的思想对于我们理解文艺复兴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霍桑在《红字》主题的表现上,特别是在主要人物命运寓意的处理上,体现出了自己思想上的矛盾性。这种矛盾是“但丁式”的潜藏对抗,也是霍桑自身所无法摆脱的,可以说是19世纪的浪漫主义作家霍桑,在创作思想和创作手法上,无意中效仿了中世纪末的伟大诗人但丁。  相似文献   
7.
但丁在其作品中对"人"作出了深刻的解说,其中"地狱"被描述为人类偿还尘世罪孽的场所,"炼狱"是人类精神净化的过程,"天堂"则是人类道德升华的目标。以中世纪晚期西欧的历史与社会文化为背景,考察但丁关于人性高贵的观念与当时西欧社会变化之间的关系,以说明他在西欧由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时期所处的历史地位及文化启蒙意义。  相似文献   
8.
<神曲>对"爱"的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曲》以爱为主题,作品中,但丁在理性和信仰的引导下游历“三界”,由此生发出对“爱”的思考:人类的爱应该由世俗的情爱上升为神圣的至爱,即人类必须由爱引导,灵魂才能得到净化和升华;人类理性的情爱应升华为信仰的至爱才能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  相似文献   
9.
屈原和但丁都是品德高尚、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他们追求的美好理想遭到了上自封建皇帝、下至平民百姓的误解与反对,最后都死于漫长的放逐,一生都处于极端的苦闷与孤独之中。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但丁《新生》所谓“清新之体”的艺术特色,评价了但丁在作品中经常阐释自我的现象,并指出但丁自己强调诗歌的朴素自然,更注重诗歌的寓义;本文认为《新生》的寓义主要体现为基督教文化的神秘性与前基督教文化的哲理性的融合,它象征着新旧交替时代人类向往的最高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