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刘备在乱世中崛起.他的主要性格是"宽仁厚道"、"仁义"、有雄才大略,对人求贤若渴,善于用人,以民为本.他是封建社会的英雄,一个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人民利益的"好皇帝".虽然如此,也掩饰不了虚伪的一面,所以更准确地说他是乱世之枭雄.  相似文献   
3.
乔昌如 《科技信息》2012,(10):171-172
一八三0年,法国著名作家司汤达写成的文学作品《红与黑》,是他现实主义文学理论最成功的实践。它不仅是司汤达文学创作的代表作,还由于它直接取材于社会现实,通过对特定的环境和人物描绘,真实地再现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使之成为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标志。  相似文献   
4.
裴琼  郝成淼 《科技信息》2010,(12):I0157-I0158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解读《典型美国佬》,"美国梦"作为美国文化的重要部分,本质上是一种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它掩盖了美国社会中社会经济存在严重不公的事实,当失去了初始的道德约束,"美国梦"已逐渐发展成为极端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的践行。  相似文献   
5.
道德伪善是一种道德印象管理行为,显性自恋的个体需要通过道德伪善提高自己的道德评价。因此,本研究结合个体内显性自恋的人格倾向和个体间人际因素进行研究,采用实验的方法探讨显性自恋个体在虚拟和真实道德情境中是否会产生道德伪善以及高低显性自恋水平上是否存在差异,同时实验设置了陌生他人和熟悉他人2个在场情况,讨论不同在场情况对显性自恋个体道德伪善的影响。结果发现:显性自恋个体存在道德伪善且不同水平存在显著差异,道德伪善随着自恋分数提高而增加;在不同他人在场时均会有明显表现道德伪善,且2种条件下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
李晓茹 《科技信息》2008,(1):146-147
美国作家赫尔曼·麦尔维尔的<誊写员巴特比--华尔街的一个故事>是一篇具有象征意义的短篇小说.本文试图透过被视为"异者"的主人公巴特比的无声的反抗,去看麦尔维尔如何抨击社会时弊,尤其是如何揭露和讽刺资本主义社会的伪善和非人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