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2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嵇康是魏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之一。在司马氏利用名教控制天下的情况下,嵇康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主张来反对虚伪名教的束缚,提倡个性解放,主张万物要遵循自然规律与法则,顺应其自然本性发展。实际上嵇康并不是反对一切道德和名教,而是通过“任自然”来回归到原初时代。顺应自然和人之性情的名教,是要超越现在而回归过去无欲、无贪的状态。  相似文献   
2.
舍勒把康德伦理学当作形式先天的伦理学理论代表,而舍勒建立起来的伦理学理论是质料先天的价值伦理学。两种伦理学的根本区别在于:究竞是把“合法则”和“违法则”的形式当作评判行为善恶的唯一标准,还是把价值及其秩序当作行为善恶的最终根据。实际上,道德法则本身也必须以价值及其秩序作为依据,因此舍勒伦理学是对康德伦理学的深化和补充,而后者之所以没有看到这个更为根本的伦常事实,是错误的人性预设所造成的,并且这个错误的人性预设实际上危害到了人们的道德生活。  相似文献   
3.
《校分阝庐抗议》是冯桂芬的著名代表作,集中反映了冯桂芬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思想和改革主张,本文主要从《校分阝庐抗议》看冯桂芬的中西文化观,其中西文化观集中体现在“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的著名论断上,成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理论的滥觞;重要的还在于他承认了西方诸国的“富强之术”,对于采西学比前人提出了较多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嵇康是一个傲世绝俗之士。在政治异常黑暗的年代,他希望自己的能够超越现实,保持人格独立,品性高洁;面对名教社会的黑暗和虚伪,他率肆直言,敢于反抗,最终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嵇康的个性品格充满了矛盾,向外表现为理想同现实的冲突,向内表现为理智与情感的冲突,不仅带有浓厚的悲剧色彩。而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5.
马忠杰 《科技信息》2010,(21):I0215-I0216
名教与自然之辨,这是由魏晋玄学家用生命来践行的一个颇有争议的时代辨题,本文重点探讨名教与自然作为哲学范畴的内涵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发展脉络,意图理清魏晋时代的士人在名教与自然的关系上的行为态度转变路径以及此玄学命题意义。笔者认为魏晋时代的士人在名教与自然的关系的探索实为失败之举,只注玄远,不顾当下,实己脱离人之自我本然,一味地在自然之外追求自然实属画蛇添足。  相似文献   
6.
时事造英雄,乱世出名士。乱世、英雄、名士诠释魏晋纷乱,建安三曹、竹林七贤、隐士陶潜评注时代风流。从慷慨热烈到激愤悲怆,再到冲淡渊放,魏晋时代的名士走出了一条感伤、萧散、渊淡、自然的文学之路。  相似文献   
7.
郭象玄学的主要目的是想把阮籍、嵇康和裴各执一偏的自然与名教重新统合起来,构建一套适合时代要求的政治哲学。郭象的政治哲学以其对人性的思考为运思起点,而从圣凡关系、君民关系和群己关系这三个维度展开,并始终贯穿着名教与自然的关系这条主线。虽然郭象统合名教与自然的努力并不成功,但足以证明魏晋玄学并非脱离现实的学问。  相似文献   
8.
玄学是两汉经学的转化形态,玄学不玄,外玄内儒,其内在价值导向还在儒学。可从三个方面对玄学进行解读:政治层面上,玄学是名教遭黄巾起义冲击,统计阶层本身破坏,以及经学家自身的逾越而陷入危机后,魏晋名士们为挽救名教,以服务于现实政治为鹄的,援道入儒而兴起的哲学思潮;哲学层面上,玄学是从两汉神学目的论转变为“有无本末之辨”的本体论,实现了哲学思维的转变与跃进,为现实统治进行本体论论证;价值层面上,玄学是魏晋名士试图从不同路径建构新的价值体系的尝试。  相似文献   
9.
7月25日,在萧山区科技局的牵线搭桥下,由江南大学13名教授组成的"教授团"来萧进行产学研对接.萧山区60多家农业、轻纺、化工企业代表与专家进行了交流.  相似文献   
10.
从《校邠庐抗议》看冯桂芬的中西文化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邠庐抗议》是冯桂芬的著名代表作。集中反映了冯桂芬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思想和改革主张。本文主要从《校邠庐抗议》看冯桂芬的中西文化观,其中西文化现集中体现在“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的著名论断上,成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理论的溢觞;重要的还在于他承认了西方诸国的“富强之术”,对于采西学比前人提出了较多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