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3篇
系统科学   1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3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传统的钙钛矿太阳电池中,空穴传输材料价格非常昂贵且占电池成本比重较大.为降低电池成本,寻求一种价格低廉的传统空穴传输材料替代品受到研究者的广泛重视.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碳材料以其低廉的价格、稳定的化学性质、与钙钛矿材料相匹配的功函数、良好的电荷迁移率、导电率及空穴收集能力成为最有可能代替传统空穴传输材料的希望之一.同时,以碳材料为空穴传输层的钙钛矿太阳电池效率也在逐年攀升且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综述了多种碳材料在钙钛矿太阳电池空穴传输层中的应用进展,指出现有研究工作存在的局限性,并简要说明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以PDDOPV作空穴传输层,配合两类不同厚度的Alq3电子传输层制作了两种有机LED器件,两种器件的电致发光特性有许多的不同处,本文讨论了发射光变量民各处合区域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由于目前在反式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使用最广泛的富勒烯基电子传输材料[6,6]-苯基-C61-丁酸甲酯(PCBM)存在合成复杂、成本高的问题,因此开发低成本、可溶液处理的新型富勒烯电子传输材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方法]采用Prato反应一步合成两种低成本的新型富勒烯吡咯烷衍生物F1和F2,并将其作为电子传输材料应用于反式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了这两种富勒烯分子的能级,并研究了由这两种富勒烯吡咯烷衍生物作为电子传输层的反式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光伏性能.[结果]含有苯甲酸酯侧链的F2比含有烷基酸酯侧链的F1具有更高的电子迁移率,因此对应的器件获得了更高的填充因子和光电转换效率.最终,以F2作为电子传输层的反式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获得了最高19.86%的光电转换效率,这一结果与同等实验条件下制备的基于PCBM的对照器件的效率基本一致.[结论]本研究采用Prato反应一步合成了两种富勒烯吡咯烷衍生物,并发现侧链对其光伏性能有重大影响.该项工作对于开发兼具高效率和低成本的可溶液处理的富勒烯基电子传输材料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Windows Sockets控件在网络通信中的程序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鹏 《天津科技》2014,(11):13-15,17
Windows Sockets是基于TCP/IP参考模型,应用于微软Windows系统的网络编程接口,因其具有开放和支持多协议的机制而得到了广泛应用。讨论了Windows Sockets的通信机理及通过Visual Basic编程实现网络通信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2009年CH3NH3PbI3太阳能电池问世,因其具备制备工艺相对简单、光电转换率高等优点,引起了国内外研究者极大的关注.近几年,有机金属卤化物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发展迅速,光伏性能不断得到提高.然而CH3NH3PbI3电池器件受钙钛矿材料本身禁带宽度的限制,对太阳光的吸收光谱不够宽,并且其重要组成部分的Pb元素,具有一定毒性.因此制备带隙更窄、环境友好及化学稳定性好的有机金属卤化物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评述了以寻找Pb的替代元素、提高入射光吸收效率、改善太阳能电池光伏性能为目标所进行的钙钛矿材料禁带宽度调控方面的研究成果,比较了有机、无机空穴传输材料和无空穴传输材料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光伏性能,讨论了界面结构在电子和空穴输运过程中的重要性.介绍了目前在CH3NH3Pb I3及类似有机金属卤化物钙钛矿材料的原子结构、能带结构和禁带宽度等理论研究方面的进展,讨论了常见计算方法的优缺点和需要注意的问题,为开展有机金属卤化物钙钛矿的理论研究提供了思路.最后提出该领域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相似文献   
6.
针对一体式再生燃料电池(URFC)双向性能低的问题,以多孔传输层(PTL)与催化剂涂覆膜(CCM)之间界面接触为切入点,提出一种包含支撑层的新型URFC结构,并对PTL结构参数进行优化。通过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分析了不同结构URFC的性能。实验发现:钛毡纤维结构细密化有利于提升URFC双向性能,当电流密度为1.5 A/cm2时,带有支撑层的URFC相比传统URFC,在燃料电池模式下电压上升了69 mV,在电解槽模式下电压下降了12 mV;新结构URFC具有更小的接触阻抗及质子传输阻抗,比燃料电池模式的高频阻抗下降了16.2%。压敏纸实验和电镜测试表明,支撑层可以使催化层与PTL之间的宏观接触应力分布更加均匀,改善了钛纤维与催化层之间界面的微观接触状态,有利于提高电子传输效率及反应动力。研究可为一体式再生燃料电池结构设计及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基于无线应用协议的一种新的端到端安全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解决无线应用协议(WAP)在应用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探讨了WAP应用模型漏洞产生的原因,分析了目前WAP应用的3种实现模型及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端到端安全模型——双加密模型,并使用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DELPHI6.0实现了数据加密标准(DES)和国际数据加密算法(IDEA)两种对称加密算法,选择了适用于WAP应用的最优的IDEA算法。分析及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实现了端到端的安全传输,并能保证传输过程中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通信双方的身份认证和不可否认性,满足基于WAP的移动电子商务的安全需要。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双层有机发光二极管中载流子的注入、输运和复合的理论模型。基于ITOlPEDOT/PSS作为空穴注入电极的双层有机发光器件ITOlPEDOT/PSSlTAPBlALq3LMg:Agl,采用较合理的无序跳跃模型来处理界面问题,数值计算并讨论了空穴传输层厚度的变化对器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器件结构的变化导致电场强度在器件中的重新分布,从而影响载流子的注入、传输和有效复合,  相似文献   
9.
王艳丽 《甘肃科技》2006,22(12):64-66
文章阐述了短消息实体的三个单元,并介绍了三个单元的功能。重点分析了点对点短消息协议实体的程序设计,给出了与短消息功能实现相关的数据结构。  相似文献   
10.
IP多播在数字视频监控系统中的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围绕IP多播在数字视频监控系统中的实现,深入讨论了系统引入IP多播技术所涉及的一系列关键技术及其相关的实现方法,IP多播流程的建立、基于Winsock的IP多播技术的实现步骤、舆层协议的选择、网络流量控制策略以及用户权限控制的实现等技术在文中都提供了其具体的解决办法,该系统采用Digital 21230芯片硬件实现音视频MPGE-1标准的实时压缩,应用软件实时解压缩以及系统多功能操作等,软件基于W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