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张德广 《世界博览》2014,(12):90-92
正一位"中国通"大使我与罗高寿交往近三十年,最初认识他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那时,罗高寿已经是苏联外交部的重要官员和知名的中国问题专家。中苏两国政府开始国家关系正常化谈判之后,我才有机会与罗高寿近距离接触。苏联代表团的团长是伊利切夫副外长,罗高寿是副团长;中国代表团的团长是钱其琛副外长,我是代表团的一个小专家。谈判轮流在两国首都举行,由于我与罗高寿的身份相差悬殊,我很少有机会能与他直接交谈,我对他的印象更多来自观察和感受。谈判涉及许多重大原  相似文献   
2.
周晓沛 《世界博览》2014,(18):93-95
正有一次,在激烈的辩论中,苏方团长指责中方对其发言做了"过分反应",翻译将其译成"病态反应"。中方团长听后火冒三丈,怒斥苏方理屈词穷,不惜进行"人身攻击"。1973年初,我来外交部干部司报到,被分配到苏联东欧司。第一个与我谈话的是时任苏联处处长田曾佩,除介绍处里工作情况外,对我今后需要注意的方方面面都提出了明确要求,尤其强调外交无小事,从今天开始我已是一名光荣的外交战士了。他抽着烟,表情严肃,说话简洁真诚,一下子让你感到这是一位值得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