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00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115篇
系统科学   61篇
丛书文集   147篇
教育与普及   167篇
理论与方法论   34篇
现状及发展   26篇
研究方法   2篇
综合类   4240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127篇
  2014年   262篇
  2013年   197篇
  2012年   195篇
  2011年   251篇
  2010年   277篇
  2009年   300篇
  2008年   356篇
  2007年   334篇
  2006年   187篇
  2005年   150篇
  2004年   145篇
  2003年   146篇
  2002年   178篇
  2001年   202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106篇
  1998年   91篇
  1997年   86篇
  1996年   76篇
  1995年   78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2篇
  1980年   2篇
  1957年   1篇
  1943年   1篇
  192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行为的关键因素是就业观念,"95后"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为有效引导高校毕业生就业,家长要主动转变就业观念,发挥前喻文化的引导示范作用;学校要构建全方位的就业指导体系,鼓励并喻文化的实践导向;公众应理性看待慢就业,接受后喻文化的反哺教育。  相似文献   
2.
为了彰显刊物特色,打造学术期刊品牌,更好地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本刊从2010年起重点推出"中华德文化研究"和"环洞庭湖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两个特色栏目。"中华德文化研究"是一个既具有地方特色又有包容性、学理性和现实性的栏目。"德文化"一方面是指融合了常德地方性文化、具有整体性特征的区域性文化,另一方面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厚重的底蕴和广阔的视域。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在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并重方略  相似文献   
3.
教学媒体是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成果之一,文章对各类现代教学媒体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5.
“以德治国”是对传统德治思想的批判、继承和创新 ,是我党关于道德建设思想的概括和提升。“以德治国”的提出 ,对高校德育提出了更高要求 ,有效地抓好高校德育 ,是落实“以德治国”的重要工程。要抓好高校德育必须理顺德育管理体制、构建德育体系、改进方法、加强师德建设、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要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 ,要给予经费上的保障  相似文献   
6.
从2001年起,国内外技巧比赛启用国际体操联合会颁布的技巧新评分规则和难度表。“以难制胜”是上世纪中国技巧女三项目称雄世界的制胜法宝,新世纪该法宝将面临新规则的挑战。只有深刻领会新规则的内涵,用新的思路对“以难制胜”注入新的内容,其仍将会是新的绝招,从而依然成为中国女三称雄世界的制胜法宝。  相似文献   
7.
社会转型中道德问题日显突出,以德治国的方略就置于中国这一特殊的历史背景和道德实践之中。我国对社会转型前后的道德特征的比较中,提出既要防止道德的政治化,又要警惕道德的功利化,真正坚持唯物辨证法,全面实施以德育人,只有提升全民族的道德水准,才能真正实现以德治国。  相似文献   
8.
对专科综合英语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英语教学是英语专业学习中的核心内容。文章就如何抓好专科综合英语教学中的语音基础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展开探索与思考  相似文献   
9.
美育的概念、美育在高等学校教育的作用、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美的基本形态是艺术美和现实美、人在艺术中所受到的感染最为强烈和明显  相似文献   
10.
宋立新  龚惠达 《科技资讯》2008,(32):109-109
以江阴市高速公路城区段为例。重点分析了高速公路对两侧居住区声环境的影响,并探讨相应的防治方法,从布局规划到具体防治措施,特别是在居住区及其周边环境的规划中,就利用对噪声不敏感的建筑物和绿化隔离带形成小区周边的声屏障、合理布置小区道路系统并防止城市交通穿越、加强住宅建筑设计中隔声构造处理等方面提出了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