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5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考察三峡库区两种小型鲤科(Cyprinidae)鱼类的个体和器官代谢率.[方法]对大宁河水域分布的红尾副鳅(Paracobitis variegatus)和云南盘鮈(Discogobio yunnanensis)的体质量、器官质量、个体代谢率和器官代谢率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在校正体质量后,红尾副鳅在个体静止...  相似文献   
2.
以棕色田鼠的耗氧量为指标,探讨了雌(哺乳和非哺乳),雄棕色田鼠能量代谢的特征,结果表明,在热中性区(20-25.0℃),棕色田鼠静止代谢率为2.4601moO2/g/h,是期望值的175.70%,其中哺乳雄鼠为2.5843mlO2/g/h,是期望值的190.68%,非哺乳雌鼠为2.3477mlO2/g/h,是期望值的164.92%,雄鼠为2.3949mlO2/g/h,是期望值的165.37%,棕色田鼠在22.5℃时的平均热传导为0.1797mlO2/g/h/℃,棕色田鼠较高的RMR(繁殖期更高),稍高的热传导率,是对生存环境的适应性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鲤科(Cyprinidae)鱼类的标准代谢率(Standard metabolic rate)及形态参数与易钓性是否存在关联。【方法】以广布种鲤科鱼类鲫(Carassius auratus)幼鱼为实验对象,在(25±0.5)℃条件下测定体质量相近、体格健康的40尾幼鱼的标准代谢率,随后在实验室环境中连续进行5d垂钓,每日垂钓20尾幼鱼即停止当日垂钓活动。【结果】1)第1d被钓出幼鱼的标准代谢率高于未被钓出幼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后连续4d中被钓出幼鱼与未被钓出幼鱼的标准代谢率之间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每日被钓出幼鱼与未被钓出幼鱼的体质量之间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但被钓出幼鱼的体长在第3d和第5d大于未被钓出幼鱼,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被钓出幼鱼的肥满度在第3d高于未钓出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5d的连续垂钓中,被钓上5次的幼鱼有3尾,被钓上1~4次的幼鱼分别为7,7,6,10尾,仅7尾幼鱼从未被钓出,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不同被钓出频次的幼鱼的标准代谢率之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3)对5d中均被钓出的幼鱼的钓出顺序进行分析,发现它们每日被钓排序在整体上保持一致,而幼鱼的平均被钓次序号与它们的标准代谢率和形态参数均无统计学意义上的相关性。【结论】鲫幼鱼的首次被钓经历并不影响自身再次被钓;在体质量相近条件下,鲫的易钓性与外部形态(如体质量、体长或肥满度等)以及维持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考察饥饿对鲤科鱼类表型性状(能量代谢和个性行为)的影响。【方法】以鲫(Carassius auratus)幼鱼为研究对象,在(25±0.5)℃条件下首先测定60尾实验鱼的静止代谢率(Resting metabolic rate,RMR),并从中筛选出30尾实验鱼,测定它们的形态参数和个性行为(勇敢性和好斗性);然后对筛选出的实验鱼饥饿处理14d后再次测定它们的形态参数和个性行为。【结果】饥饿处理明显降低实验鱼的体质量和肥满度,但对RMR和勇敢性均无影响,并使得好斗性评价参数中的撕咬次数降低。鲫幼鱼RMR和形态参数均具有明显的重复性,但个性行为的重复性整体上较低。饥饿处理前后实验鱼的RMR与个性行为均不相关,但不同的个性行为间存在的表型关联不受饥饿影响。【结论】鲫幼鱼RMR和形态特征在饥饿后仍维持较高的重复性,饥饿并未增强个体的勇敢性和好斗性。  相似文献   
5.
喂食和禁食对仔龟代谢率影响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乌龟(Chinemys reevesii)产卵多在夏季,上海地区约6至9月,卵的孵化,历时60天左右.晚秋孵出的仔龟持续留在巢中,依赖消耗体内残余的卵黄越冬,所以在较长时间内处于未进食状态.在此期间,饥饿状态对决定爬行类的温度选择和代谢率方面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爬行类常常显示取食后代谢率较高.有关喂食和禁食状态对龟代谢率影响的比较研究较少,尤其在禁食期对仔龟代谢率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测定了 18、23、28、33 ℃等温度下斑马鱼(Danio rerio)的静止代谢率(RMR)和氨氮排泄率(AN)。结果表明,RMR 值与温度(T)显著正相关,二者关系可用指数函数描述:RMR=21.28e0.090 3T(r2=0.562,n=55,p<0.01);雄鱼对温度的敏感性高于雌鱼;随着温度上升,AN显著增加(p<0.05);各温度下,氨熵(AQ)值分别为 0.34、0.14、0.10 和0.16。研究认为,13、38 ℃可能是斑马鱼可长期耐受的温度下限和上限,该种鱼 RMR 水平较高且对温度变化较敏感;蛋白供能比过高可能是斑马鱼不适宜低温生存的原因,低温是否促进斑马鱼的无氧代谢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为考查温度对鱼类静止代谢率及低氧耐受能力的影响,本研究以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sinensis)幼鱼为对象,分别在10、20和30℃条件下驯化2周,随后将实验鱼置于密闭呼吸室中测定静止代谢率,并通过“双线法”推出临界氧压(Pcrit)等相关参数。实验结果显示:随着温度的上升,中华倒刺鲃幼鱼静止代谢率(MO2rest)、Pcrit点所对应代谢率(MO2pcrit)以及临界代谢范围(MMS)均显著上升(p<0.05);MO2rest的温度系数(Q10)在10~20 ℃和20~30 ℃间分别为2.54和1.27。而中华倒刺鲃幼鱼Pcrit却不受温度变化的显著影响,表现出一定的保守性。研究表明,中华倒刺鲃幼鱼Pcrit随温度的变化趋势并不与MO2rest的变化趋势相吻合,这提示随温度的改变中华倒刺鲃可能还启用了其他生理、生化和(或)行为学机制。
  相似文献   
8.
2008年8~9月在广东罗坑自然保护区,对大竹园管护站和鳄蜥研究中心的部分人工饲养鳄蜥Shinisaurus crocodilurus进行选择体温和静止代谢率的测定,实验鳄蜥共分为一龄幼蜥组、二龄幼蜥组、三龄亚成体蜥组、成年雄蜥组、非怀孕成年雌蜥组和怀孕雌蜥组6组.结果表明:怀孕雌蜥、一龄幼蜥和二龄幼蜥的选择体温和静止代谢率均显著高于三龄亚成体蜥、成年雄蜥和非怀孕成年雌蜥,而三龄亚成体蜥、成年雄蜥和非怀孕成年雌蜥间的选择体温和静止代谢差异不显著.从选择体温和静止代谢率的年龄差异推测幼蜥发育成熟的时间跨度约为3年.建议在饲养怀卵雌体及幼体鳄蜥时,应注意保持适宜的热环境.  相似文献   
9.
对机采面支柱工和采煤机司机的劳动生理参数进行了现场实测,实验室模拟了气候和劳动强度对作业人员的影响,分析得出了研究成果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日粮中添加柑桔皮粉对蛋鸡营养物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笼养的48周龄黄金褐蛋鸡10只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只。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 5%的柑桔皮粉,对照组仅喂基础日粮,在49周龄进行物质代谢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鸡日粮中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和粗灰分等营养物质的表观代谢率均有提高,依次分别比对照组提高5 53、2 56、3 39、3 44个百分点,经t检验,与对照组鸡日粮中各相同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间均差异显著(P<0 05),说明用柑桔皮粉作添加剂,能明显提高上述各营养物质的表观代谢率,使经粪尿排出的营养物质量减少,有利于蛋鸡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利用,从而提高产蛋率和产蛋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