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3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世界知识》2013,(6):8-8
叙利亚反抗军取得近两年来的最大胜利.他们拿下北部大城拉卡并扣留市长.愤怒群众则推倒当地一座阿萨德总统父亲塑像。政府军与反抗军也继续在中部城市霍姆斯激战.争夺这个第三大城市的控制权,总部设在伦敦的叙利亚人权观察组织主任拉赫曼说.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种人权观的产生和发展,分析了两种人权观的分歧及表现,提出了两种人权观分歧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3.
简论谭嗣同的全变观及其理论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静 《枣庄师专学报》2001,18(6):85-87,93
19世纪末,日本发动侵权的甲午战争,打败腐朽的清王朝。谭嗣同面临风雨飘摇的时局,力主全面改革,救亡图存。谭氏振臂高呼排斥满族 贵族统治,猛烈批判二千多年来固有的封建纲常名数,为民权摇旗呐喊,这是他全变观的主要内容。其基本依据是王船山“器变则道变,器亡则道亡”的唯物论思想,从西方传入的达尔文的自然进化论,法国卢梭的的天赋人权观,佛学中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和康有为的“托古改制”理论。  相似文献   
4.
在高校学生中实施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教育,普及人权知识,树立科学的人权观念,培养正确的人权意识,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明确目标,规范内容,注意方法,讲求效果。用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之邓小平人权观帮助学生分清在人权问题上的是非曲直,认识社会主义人权的优越性,了解我国人权建设的必要性、艰巨性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在人权问题上所作的艰苦努力,特别是在社会主义人权建设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依法尊重和保护人权。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关于人权问题的研究作了比较全面的综述。首先,对学术界关于人权概念的界定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作了概括,并对人权的属性的不同看法作了认真分析。其次,对关于资产阶级人权观和马克思主义人权观的不同看法分别作了系统介绍。最后,文章把有中国特色的杜会主义人权观的探索作了详尽的阐述,为人权问题研究提供了比较丰富的资料。  相似文献   
6.
坚持以人为本,切实保障大学生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的合法权益,就必须依法游校、依法管理。具体到学生管理工作,就是用法治的理念和法律思维的理性,依照法律法规的要求,通过建立和完善必要的制度和程序,规范学校秩序,尊重和保护学生的权利,将其纳入法治化、程序化轨道,实现法治状态下的学生管理。本文提出依法治校,实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法治化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王湖清 《世界知识》2011,(22):62-63
欧洲人权观念的发展 欧洲人对中国人权的关注是伴随着自身人权观念发展而来的。二战后,随着欧洲一体化的加深,欧洲国家开始在内部和对外方面凸显人权大旗,以解决国家主权弱化带来的人权保障问题,树立欧洲作为一个整体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  相似文献   
8.
人权外交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76年卡特政府正式提出并实施人权外交以来,人权外交开始成为美国对外政策的一个重要特征。本文从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观和美国人的天赋使命观对美国人权外交政策产生的思想渊源进行了分析,这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美国的人权外交。  相似文献   
9.
李虹 《科技信息》2009,(33):391-391
人权观是民主社会主义的政治纲领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着重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民主社会主义人权观的体现:人权的渊源是什么;民主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人权状况的评估;民主社会主义利用人权干涉别国内政。从而深刻地揭露了民主社会主义人权观的实质是在保卫人权的旗号下进行和平演变社会主义国家的勾当,最终达到迫使社会主义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党的二十大报告全面规划了中国未来三十年的团结奋斗图景:走中国式现代化之路,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历史性未来”的中国答案,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中国式现代化与英美式现代化相比,具有五个意义重大的特色,且集中体现在中国式人权观上。当前西方世界对“历史性未来”的迷茫,其根源在于洛克式人权观。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两个结合”的产物,创造了一种崭新的文明形态,其强大的生命力恰恰根源于中国式人权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