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4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7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9篇
教育与普及   7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42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西宁市南北山20~30 a油松人工林健康水平,以西宁市南北山20~30 a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出树高年均生长量、胸径年均生长量等13个评价指标,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依据森林健康指数模型计算各标准地的健康指数,并使用正态等距分析的方法得到健康等级取值范围;由分析评价结果得出西宁市南北山20~30 a油松健康林分占6. 45%,亚健康林分占22. 58%,中健康林分占38. 71%,不健康林分占32. 26%;按照隶属度最大原则,西宁市南北山20~30 a油松人工林处于中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
红松,落叶松人工林林地质量的评价与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吉林省敦化林区红松,落叶松人工林调查资料,采用途径分析等方法,对立地因子影响红松,落叶松生长的途径和强度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结合主成分分析的系统聚类方法,将立地类型划分为6类,并对两树种的分类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3.
短轮伐林地土壤肥力的数值化综合评价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对雷州半岛短轮伐桉树林地砖红壤的各肥力因子进行系统的数值化处理,通过隶属度函数模型和偏相关分析,确定了林地土壤各肥力因子的隶属度值及其权重,根据加乘法则,对雷州半岛短轮伐期桉树砖红壤的综合肥力水平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研究结果显示,雷州半岛林地砖红壤其土壤综合肥力水平并不高,绝大部分土壤属于较低或极低水平,与实际土壤生产水平完全吻合。  相似文献   
4.
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及生产力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长岭岗国营林场调查了日本落叶松人工林林分24块标准地,并测定了单株平均木的各器官生物量,结果表明:应用W=a(D^2H)^b模型来估测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其相关程度达显著水平;日本落叶松人工林单株林木各器官的生物量随年龄变化符合理查德(Richards)生长方程;日本落叶松人工林单株林木生物量年平均生长量在26a时达到顶峰;日本落叶松人工林林分生物量24a时达293.40t/hm^2,生产力为20.78t/(hm^2.a).  相似文献   
5.
人工林林下植被及桉树林生态问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较全面地评述了国内外开展人工林植被及桉树林生态问题的研究概况,对林下植被与人工林经营管理的关系、植物多样性及桉树林经营存在的一些问题做出了扼要的总结.  相似文献   
6.
速生阶段第2代杉木林养分循环的动态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第2代杉木人工林小集水区径流场定位观测的数据资料,利用分室法建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数学模型,并对15%和30%两种间伐强度的模拟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第2代杉木林生态系统中除土壤分室外,其余各分室养分的贮存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与对照相比,两种经营措施对地下部分养分库影响不大,对地上部分养分库影响较大.15%和30%的强度间伐后,生态系统内地上部分养分积累量恢复到间伐前的水平,分别需要6a和9a的时间。  相似文献   
7.
本文概述了我国桉树人工林的分布状况,分析了桉树木材、叶、花等的利用现状。并对我国按树人工林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以较合理的投入获取最佳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8.
沙棘生长规律及对土壤性质改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陆增祥  孟好军  阎春鸣 《甘肃科技》2006,22(10):220-221
通过对沙棘不同年龄阶段生长状况的调查,研究了沙棘人工林的苗木生长、地上生物量、根系生长等的规律和特点,并分析了沙棘林对土壤物理性质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9.
短轮伐期桉树林分树冠生长的阶跃函数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短轮伐期桉树人工林林分冠幅生长的特点,在现实林分调查的基础上,模拟提出了适合有变点的短轮伐期桉树U6无性系林分冠幅生长阶跃函数模型。通过求解模型参数,分析了各参数的生物学意义。对树冠与林龄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阶跃函数模型在具有变点的桉树林分树冠生长过程中的应用效果优于一般回归拟合模型,可较好地解决分段拟合模型在变点上的不连续问题。模型优化结果表明:在所有参与模拟的树冠生长的阶跃模型中,以幂函数模型为最优。  相似文献   
10.
以贵州省铜仁地区63块杨树固定标准地为研究对象,调查了I-69杨(Populus deltoids Bartr.cv.‘Lux’)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随着坡度的增大,I-69杨的胸径、树高和蓄积均减小,从阳坡、半阳坡、半阴坡到阴坡,其胸径、树高和蓄积依次减小,且在阳坡、阴坡间差异显著;I-69杨上坡和下坡地生长状况差异也显著,下坡的生长状况好于上坡。与生长最差的荒地相比,退耕地上的杨树生长最好。随着土层厚度的增加,I-69杨胸径、树高、蓄积均增大,随着土壤密度的增大,杨树胸径、树高和蓄积均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