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综合类   4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1.
为应付未来全球变暖,在美国纽约一种“水上容器”的新设想被艺术家和科学家们提了出来。当今世界,大部分科学家已经达成共识:全球正在变暖.在不久的将来,人类可能会面临着大量物种的消失、人口爆炸、能源危机及海平面上升。人们不禁会问:人类该如何适应未来的巨变?人类将住在哪里?纽约的艺术大师们就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法,住在水上。科学家和艺术家合作设计了一种“水上漂浮房”。  相似文献   
2.
<正>城市人口爆炸注定要继续下去,这一趋势将贯穿整个21世纪,同时也为科学家们带来了挑战和机遇。在不到一个人的生命周期里,地球的面貌就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1950年的时候,只有29%的人生活在城市里。而如今,这一数字已经达到50.5%,预计到2050年将达到70%。以下一组图片反映了上世纪50年代世界主要城市的人口规模以及未来的预期扩张趋势。  相似文献   
3.
萧庄 《科技智囊》2006,(8):78-81
人口爆炸性地增长,能源、资源危机步步逼近地今天,专家预计,地球上可供使用的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将仅能继续维持200多年的开采,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目前还无法形成规模,远远不能满足未来的需求。那么百年之后,人类将何以为继?因此,开发  相似文献   
4.
陈杜梨 《世界博览》2014,(24):84-85
我们有庞大的末日文学来告诉我们如何在后末日时代挣扎求生。 病毒“埃博拉”侵袭了非洲大陆、美国、西班牙等地后,如何抵御类似埃博拉这样的“生化病毒”蔓延全球,也逐渐成为了热门话题。事实上,我们早已成了“灾难狂”。过去的半个世纪里.关于末日来临的理论有:人口爆炸、全球饥荒、瘟疫、水资源战争、石油枯竭、男性精子数量下降、臭氧层变溥、酸雨、核冬天等等。反正我们相信,人类的前景是充满痛苦、艰难甚至令人绝望的,也因此我们有庞大的末目文学来告诉我们如何在后末日时代挣扎求生。  相似文献   
5.
1"国家健康"的提出世界各国目前面临战争威胁、饥饿贫困、疾病流行、恐怖袭击及人口爆炸、资源短缺、生态赤字、气候变化等一系列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和危机,迫使人们对以追求"财富最大化"[1-3]、"力量最大化"[4-6]等传统理念为主导的国家发展和治理模式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6.
人口爆炸     
《科学之友》2005,(6):57-57
提倡重复利用资源世界上每年大约有1.3亿t的固体垃圾被掩埋掉,其中大部分是纸,占拉圾总数的40%左右。一个高中生平均每年要使用145kg纸张,这个数字听起来好像已经很惊人了,但是当你看到1996年的一个统计数字时,你会更加惊讶。1996年,美国仅仅回收利用的纸张就达到了4230万t,平均每个美国人用了134kg。报纸是纸张问题的主要来源,如果整个国家的晨报都能回收利用的话,每天将会少砍伐41000棵树,垃圾场也会少处理600万的垃圾。令人高兴的是,美国已经开始有越来越多的再生纸了,这很有用处。美国的造纸厂在  相似文献   
7.
《世界科学》2009,(6):47-48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纽约有望建一座外形像展翅蝴蝶的大型垂直温室,它的设计者认为.它将在全世界的城市中掀起一场农业革命。  相似文献   
8.
当代全球的五大危机尽人皆知,人口危机、粮食短缺资、源枯竭、能源乏、环境污染(生态危机).而这五大危机都有个共同的根源--人口爆炸.不过,2004年3月22 日,美国人口调查局发表一份报告说,由于出生率降低和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非洲)死于艾滋病,世界人口的增长势头正在减缓.这对于长期担心地球上人口爆炸的人类来说,亦喜亦忧.喜的是世界人口总算在减缓了,忧的是自然的残酷力量在介入人口的调控了.  相似文献   
9.
假如将来有一天,因为资源匮乏、人口爆炸、生态恶化、天体碰撞和核灾难等缘故,地球人需要移民外星,那么只要给木星包上一层人造地壳就足够了,它不仅可以为人类提供绰绰有余的居住空间,而且还可以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各种资源。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而可耕地很少的国家,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土地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从对土地利用影响很大的日照间距问题上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和论证,以期达到缩小间距,节约用地和合理使用土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