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2篇
系统科学   11篇
丛书文集   52篇
教育与普及   59篇
理论与方法论   10篇
现状及发展   12篇
综合类   8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什么叫龙根苗?台湾出版有关兰花书籍,注释提到“龙根苗”一词,说不少名品,都可以从龙根苗培育出来,国内有人为寻龙根苗竞挖地3天。兰花为什么有龙根苗,龙根苗是怎样产生的。怎样才能寻找到,令兰友们颇费思量。要了解这一问题,须先从兰花种子长成小苗发育过程说起,兰花种子如花粉上亿粒, 当种壳爆开,种粉随风飘散,飘落山间林谷中,适合它温湿条件下,春兰、夏兰的种子发芽后,在土里的时候首先形成一段“根状茎”即菌根,生长到接触地面时,茎端才长出小假球茎,再从小假球茎生长根叶,伸出地面。这带有根状的小苗,台湾兰界惯称“龙根苗”,即大量有关著作中所说的“根状茎”。  相似文献   
2.
据考证,通渭县历史上曾经是林深草茂的牧区,有“多草深堪牧”的记载。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中央政府非常重视西北地区的植树种草、荒山绿化和畜牧业发展工作。1956年将通渭县列为黄河中游控制水土流失100个重点县之一。1980年又被国务院列为国家扶持建设的甘肃中部18个干旱县之一。1983年又列定为时肃薪炭林、经济林营造范围区,进行了大量的供煤植薪和种草养畜工作。这期间。  相似文献   
3.
正义问题已成为现代人类生活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的主导性目的在于从休谟对正义问题的阐释出发,论述休谟视野中的正义的根本特征。文章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以休谟的文本为依据,梳理休谟对正义的规定性的哲学阐释;第二部分从休谟的论述出发,结合亚里士多德和密尔的相关论述,对正义的本质特征做出一个尝试性的描述和勾勒。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由于河道演变造成国土大片流失的范例很多,仅就黑河市爱辉区张地营子乡放马厂段而言,黑龙江每年在汛期,都有大片国土流失,大面积耕地被毁。造成上述原因的因素很多,一是黑龙江沿岸多为低缓山地,土质多为细砂质土,此土质极易被冲刷,造成流失。二是由于俄方黑龙江沿岸地势较高,且地质条件多为岩石,由于逐年冲涮,使我国黑龙江沿岸多处形成易冲涮的凹岸。如图I。因形成凹岸,使河道由直变曲。河流在弯道上的水流并不是直线行进的,,由于水流转弯所产生的离心率,使弯道处的水面发生倾斜,与水平面成交角a,见图2,且在弯…  相似文献   
5.
基于信阳市2017—2020年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浓度数据及同期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利用Kolmogorov-Zurbenko(KZ)滤波法将原始浓度序列分解为短期分量、季节分量和长期分量,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污染物基线分量和短期分量与相应尺度气象要素的线性回归模型,通过对残差进行滤波和序列重建,得到去除气象影响的污染物长期变化趋势,该浓度仅与污染物的排放量有关。结果表明,PM2.5和O3浓度的波动主要由污染源排放及气象条件的短期变化和季节变化引起,气象条件对PM2.5季节分量和O3长期分量影响较大。信阳市PM2.5污染排放减弱,O3污染排放先升高,在2018年10月后降低。由于污染排放导致的2017—2020年PM2.5和O3长期分量分别降低3.5、1.5μg/(m3·a)。  相似文献   
6.
人为地质灾害是地质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引发,且以人为因素为主和直接因人为因素而发生的地质灾害。河南省是我国中部地区地质灾害多发区之一,其特点是类型多,灾害重,区域性强、链发特征明显,在整个地质灾害中的比重虎来越大,对全省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减轻河南人为地质灾害的对策是采取有效措施,减少人类活动对地质自然环境的影响。消除或削弱造成地质灾害的动力,从而遏止或减轻人为地质灾害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攀枝花地区水土流失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择攀枝花市部分地区的Landsat-5 TM(1988年)和Landsat-7 ETM (1999年)遥感数据,通过遥感图像信息挖掘,提取植被覆盖度、沟谷分布、土地利用现状及土壤成土母质等信息,结合地形数据等水土流失因子;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获取水土流失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对研究区水土流失的强度等级以及动态变化进行分析评价.研究表明,水土流失变化主要发生于植被覆盖不良的荒地和坡耕地上,其中坡耕地水土流失变得最严重,大部分为强度及强度以上级别水土流失区.从地貌上看,水土流失变化主要发生在低山、丘陵地区,这些地区人类活动频繁,植被破坏严重,大量开垦耕地,有利于水土流失发生.从岩类上看,半胶结砂岩、粘土岩岩组和紫红色泥岩、砂岩、页岩岩组分布区,由于多开垦为耕地,抗蚀能力弱,且多未实施保水保土措施,因此是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  相似文献   
8.
青藏铁路清水河段多年冻土区站场路基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青藏铁路清水河段站场路基的初步试验,获取了地温变形数据,探讨站场路基的冻结和融化过程的规律.实验表明:站场路基下冻土人为上限发生了上移,多年冻土得到了保护,为类似路段多年冻土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研制了基于LabVIEW 7.0 Express的实时测定电池电动势(E)与温度(t)关系的化学虚拟仪器系统.运用集成运放器设计制作了电池电动势和温度的调理电路,通过PCI2002卡双通道同时采集,实现了E随t变化关系的跟踪测定,计算机实时绘出E—t曲线.用LabVIEW Function模板中的相关函数编程,剔除野值,获得最佳拟合E—t函数表达式.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操作简单、界面友好,实时数据显示和自动处理数据,避免了人工操作和数据处理的人为误差,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0.
干扰对河口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河口湿地生态系统所受到的自然干扰和人为干扰进行了系统辨识.重点分析了海平面上升、台风暴潮等自然干扰,围垦、大型海岸工程(填海、码头建设等)、环境污染和保护区建设等人为干扰对河口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通过分析认为:人为干扰已成为河口湿地景观演变的主要驱动力,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发展需要加强对各种干扰的合理调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