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3篇
综合类   6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4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2.
云南松优良家系超级苗选择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云南松苗期选择的依据和标准,加速现有优良遗传资源的早期、短期开发利用,对20个家系1 a苗木的生长性状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家系之间以及同一家系不同个体之间的苗高、地径生长量存在极显著差异,且苗高生长量差异明显大于地径生长量.因此,以各家系平均高生长量加1倍标准差为最低标准进行超级苗选择,在11 331株育种群体中共选超级苗1 629株,入选率为14.3%.其中,超级苗平均高度为8.92 cm,比育种群体平均高度增加35.9%;超级苗平均地径为3.50 mm,比育种群体平均地径增加3.6%.  相似文献   
3.
我国南方松外生菌根资源调查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调查研究了我国南方松不同森林类型外生菌根菌资源、种类及其生态分布,分析了菌根共生体之间的关系及环境因子对菌根真菌分布的影响,提出了与南方松形成外生菌根的真菌115种,隶属14科,30属;提示了树种、植被了菌根真菌分布及其菌根形态的关系;菌根真菌的分布随温度,湿度,地理环境及土壤条件变化的规律。从而得出第一代南方松林下外生菌根真菌发生演替及彩色豆马勃是其最重要的先锋菌根真菌的结论;进一步论证了南方松  相似文献   
4.
纵坑切梢小蠹大发生原因探讨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本文从种群系统出发,全面分析了纵坑切梢小蠹与云南松的相互作用.及环境多种因素对该虫大发生的综合影响.认为在虫害发生初期,云南松树势衰弱是纵坑切梢小蠹大发生的基本条件,当虫害猖獗漫延时,该虫可以攻击并致死健康树.纵坑切梢小蠹种群数量便成为虫害进一步加剧的主要因素.气候、寄主抗性、林地条件、森林管理对害虫种群消长有重要影响.昆明地区气候条件对于纵坑切梢小蠹生长繁殖都非常有利,是该虫得以在短期内爆发成灾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云南松的种群遗传与进化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本文从种群遗传学的角度研究了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的遗传体制,种群内的多态现象,种群的遗传结构,演化潜力,生态小种和地理小种以及共交种等问题,得出的若干结论如下:(1)种内存在巨大的遗传变异,如在自然 群中表明的,几乎所有可见的形态性状都具有多态现象,这种巨大的遗传变异是自然选择进化的一个必要条件。(2)自然种群中,大多数个体的基因型很多座位都是杂合的,它们常表现出杂种优势,并且也可能表明增强了生理上发育上的体内平衡。(3)由于种群大,而且又分割成许多相对独立的亚群,各种进化要素都有能同时起作用,并已分化出生态种和地理小种,(4)云南松具有拟态种子,其起源和适应意义作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划分群落类型的基础上,分析了石屏县牛达林区天然云南松中幼年林林木生物量和蓄积量与林木结构、林木密度、单纯林和阔叶树混交林以及与生境因子(海拔、土壤水分、坡向和坡度等因子)之间的关系;分析了云南松林的生产力指标。试图探索云南松林木高生物量的林分特征及其生境条件,为云南松营林造林提供一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研究不同水分状况下云南松茎韧皮部MDA(丙二醛)含量的变化,发现一定干旱处理后,MDA含量最高,灌水处理的,MDA含量最低;1~5月,随干旱程度的加深,MDA含量逐渐升高;接种蓝色伴生真菌后,MDA含量普遍升高,灌水处理的升幅最大,干旱处理的最小,适度的干旱有利于提高云南松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8.
改进的硫酸盐蒸煮浆比常规硫酸盐浆有较好的漂白性,在相同的漂白工艺条件下,改进的硫酸盐蒸煮浆比常规硫酸盐浆所用的化学药品少而成浆白度高。用改良硫酸盐法制得的浆比常规硫酸盐法制得的浆易漂;用氧碱次氯酸钠漂白,蓝桉比例大的成浆白度高,比例少的白度较差,且氧碱次氯酸钠漂白比常规次氯酸钠漂白成浆白度可提高2~3倍;过氧化物H2O2的漂白过程聚合度下降较少,很适合强煮弱漂的制浆工艺,成浆白度与次氯酸钠相差不大,但可减少污染。用蓝桉60%的混合材制的浆粕,进行纺丝验证试验,纺丝的各种性能好,能纺出质量较好的粘胶纤维。  相似文献   
9.
云南松松针水提液降血脂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观察云南松松针水提液对蛋黄乳诱发的小鼠高脂血症的关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高脂组相比,在小剂量组(0.8ml/100gB.W/d)松针水提液能显著降低血清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P〈0.05),并相对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而在大剂量组(1.3ml/100mlB.W/d)则不表现这样的作用。提示在一定的剂量下,松针水提液具有降血脂的作用。量较大剂量则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导了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 Franch)木质纹理的一般变化规律。云南松单株由上至下各节间的木质纹理偏转角度由大变小;林木胸径处的木质纹理偏转角度随其年龄增长由大变小;在同一林分内,年龄大、树干通直的优良木多为直纹理;在相似的生境条件下,不同林分的直纹率随年龄增长而递增,生境条件优越的林分直纹率比生境条件恶劣的林分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