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36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青石棉、温石棉、直闪石和铁石棉与不同浓度N,N-二甲基苯胺(DMA)在110℃的吸附氧化反应,测定了产物的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热分析数据.结果表明,四种石棉均能使DMA氧化为甲基紫.质子可以提高石棉的氧化能力.此外,反应过程还生成一种紫外可见光最大吸收为340nm的物质,其结构有待进一步鉴定.  相似文献   
2.
在V2O5催化剂上,对邻甲苯胺与甲醇合成2,6-二甲基苯胺的气相烷基化反应进行了研究。对这种平行和连串的复杂反应,做出宏观动力学解释,建立了幂级数速率模型,并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了估值,计算值与实验值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3.
用对二甲基苯胺合成N—(p—二甲基苯基)琥珀酰亚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生产香兰素主要产物-对二甲氨基苯胺为原料,通过缩合,环化等方法,以大于70%总收率合成标题化合物。并用元素分析,色谱-质谱联用,红外光谱有^1HNMR谱等观测手段,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工业废水中2,4-二甲基苯胺和2,6-二甲基苯胺的分析方法,研究了最佳测试条件,该法用于测定废水样品和标准样品中2,4-二甲基胺和2,6-二甲基苯胺,结果令人满意,方法的回收率在96.2~102.8%之间。  相似文献   
5.
以2,6-二甲基苯胺起始原料,经过碘化、偶联反应合成了3,3′,5,5′-四甲基联苯胺,2步反应总收率63.49%。产品经1HNMR表征。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步骤少等优点,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6.
以N,N-二甲基苯胺为原料,采用吡啶为缚酸剂,通过就地生成体积较大的溴化剂--溴化氢吡啶过溴化物,提高了4-位溴代反应的选择性,4-溴-N,N-二甲基苯胺的收率达到了68%.在一些无机碱存在下,本反应也可以得到中等收率的产品.n(N,N-二甲基苯胺):n(溴):n(吡啶)=1:1.1:1.1、反应温度10~15℃、反应时间为6 h是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7.
以2-甲基苯并噻唑和4-二甲氨基苯甲醛为原料,合成了4-[(1E)-2-(苯并噻唑-2-基)乙烯基]-N,N-二甲基苯胺,在480nm波长处,脉宽4ns的激光脉冲激发下,应用4f相干成像技术测量了其三阶光学非线性参数:非线性吸收系数β=-1.78×10-9 m/W,非线性折射率n2=-0.15×10-16 m2/W,三阶非线性极化率χ(3)=3.86×10-11 esu;并测定了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DSC曲线。实验表明,该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  相似文献   
8.
对邻甲苯胺与甲醇气固相烷基化合成2,6-二甲基苯胺进行了理论研究,推导出该复杂反应的网络图,认为该复杂反应为平行及连串反应。  相似文献   
9.
以3,4-二甲基苯胺为原料,经与水合氯醛、盐酸羟胺缩合,浓H2SO4作用下环合,碱性双氧水条件下进一步氧化开环合成2-氨基-4,5-二甲基苯甲酸,三步反应的总收率为34.3%.产物结构经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 H NMR)表征,证明了结构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N,N-二甲基苯胺(DMA)-苄基氯(BC)-醋酸(HAc)体系,可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自由基聚合。聚合速率式为:R_P=K[MMA][DMA]~(1/2)[BC]~(1/2)[HAc]°。HAc起催化作用,明显地降低了体系的活化能E_a。测得E_a=36.8kJ/mol。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该体系的聚合速率较DMA-BC-MMA体系快一个数量级。聚合物的分子量与引发剂浓度的1/2次方成反比,且随反应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氧对聚合具有明显而复杂的影响。讨论了该引发体系的引发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