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5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26篇
丛书文集   28篇
教育与普及   9篇
理论与方法论   7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66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然橡胶胶乳常压氢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N2H4/H2O2/Cu^2 体系对天然橡胶胶乳进行了常压氢化试验。红外光谱表明,氢化过程中对应的双键的伸缩振动谱带的峰面积减少.天然橡胶产生了氢化.由红外光谱峰面积推算得到产物的最高氢化度为38%.产物的凝肢合量为1%。分析结果表明:高分子链双键被饱和后.形成聚乙烯链段而结晶,结晶起到了物理交联作用。  相似文献   
2.
许希哲对爱情的探索与阐释,颅具个性色彩,具体表现为不受世俗观念局囿,有创新意识,敢立一家之言。其思其言,对于年轻人或许不无启发。  相似文献   
3.
4.
花生乳饮料最佳生产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高营养、风味佳的花生乳的生产工艺过程,确定了花生乳的最佳生产工艺条件及乳化剂和稳定剂的配方。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鲜奶制品的需求呈直线上升。但市场花色奶制品种类太少,已满足不了消费者需求。为此,以鲜奶为主要原料,利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进行发酵,再添加蜂蜜等营养物质经调配、均质及无菌灌装,得到的活性乳制品,风味独特,营养及保健价值较高,深受消费者  相似文献   
6.
姜华 《甘肃科技》1998,14(6):59-60
乳糖经异构化后制成的乳酮糖糖浆含有主产物乳酮糖,同时还有一部分副产物,包括果糖、半乳糖、乳糖。目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乳酮糖含量的测定具有一定的专属性和准确度,鉴于国内紫外分光光度计已基本普及,本文应用TLC—UV方法对乳酮糖糖浆中乳酮糖的含量测定方...  相似文献   
7.
银杏叶黄酮的微乳高效薄层色谱指纹图谱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正丁醇-正庚烷-水微乳系统为流动相,预制聚酰胺薄层板为固定相,通过调节微乳系统的极性,较好地分离出十几种银杏叶黄酮.与传统的流动相系统--有机溶液系统相比,微乳系统显示出较强的分离优势.对银杏叶黄酮作薄层色谱指纹图谱分析,以寻求简便、合理的标准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8.
微乳法制备均匀分散的PbCrO4纳米发光椭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水 (溶液 ) /TritonX 10 0 /环己烷 /正戊醇的微乳体系 ,分别配制Pb(NO3 ) 2 和K2 CrO4微乳液 ,经充分反应后 ,成功制备出分散均匀的纳米PbCrO4椭球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 (TEM)、X射线衍射 (XRD)对产物的形貌、尺寸、结构进行了表征 ;在不同的微乳体系中 ,通过傅立叶变换远红外光谱 (FT IR)、紫外可见光谱 (UV Vis)、荧光光谱 (PL)对产物的光学性质进行了研究 .  相似文献   
9.
光子晶体用PS/Ti(OBu)4复合乳胶粒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乳液聚合形成的聚苯乙烯乳胶粒子在苯/无水乙醇/钛酸丁酯的混合液中溶胀,使钛酸丁酯在溶胀吸附过程中进入乳胶粒内部,以构制复合乳胶粒子,并用红外光谱、透射电镜和差热分析等方法对复合乳胶粒子的组成、形貌、热稳定性和热转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苯/无水乙醇/钛酸丁酯混合介质中,聚苯乙烯乳胶粒并不溶解,但可以溶胀,并吸入钛酸丁酯,经水解后,形成聚苯乙烯/二氧化钛乳胶粒,二氧化钛最高含量可达10%左右。  相似文献   
10.
微乳凝胶固定化酶催化油酸丁酯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以AOT(二(2—乙基已基)琥珀酸酯磺酸钠)/正庚烷/水/明胶组成的反向微乳凝胶固定化脂肪酶催化油酸和丁醇的酯化反应,分析了凝胶组成、反应温度、溶剂等因素对酯化反应的影响,得到了一种合适的体系,使油酸丁酯酯化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