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33篇
教育与普及   2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1540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132篇
  2009年   140篇
  2008年   139篇
  2007年   131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论西方侦探小说之叙事模式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近百年来欧文美学批评界的有关侦探小说叙事的研究做了回顾。论述了注重读者反映的早期批评;形式主义-结构主义贯穿其中的中期批评;承先启后,面向未来的近期批评。集中分析了研究者有关侦探小说叙事之内在的自我观照性和互文性问题的论述。  相似文献   
2.
乡土情感与政治理念在《山雨》中形成了一种内在的张力。小说前半部分,乡土情感占优势,使作者能够充分调动丰富的乡土生活积累,作品显得浑厚沉实;后半部分,政治理念渐渐占了上风,作者驾驭起来就显得力不从心,从而使小说出现了思想与艺术的不平衡。  相似文献   
3.
封建蒙昧性是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的突出特点,而劫运观是赋予义和团运动浓厚的封建蒙昧性色调的最主要的宗教信念。这一宗教信念以其富有乡土文化气息的独特义理,成为十九世纪末北方乡土民众进行民族自卫斗争的核心思想武器。透视这一思想武器的历史内涵,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十九世纪末以农民为主体的中国乡土百姓投身于民族救亡斗争的精神诉求,以及他们实践其精神诉求的悲剧性方式。  相似文献   
4.
影片《图雅的婚事》是导演由纯个人化表达向电影故事性转变的探索,因此更注重电影叙事表达和影像表意性。影片贴近于普通人的现实生活,表现真实的生活质感,赞扬人类面对无奈命运时自我救赎的乐观坚忍精神。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俄罗斯文学在叙事结构上往往遵循的是封闭型的叙事框架,新俄罗斯文学时期这一传统的叙事结构被打破,呈现给广大读者的是开放性的叙事框架.  相似文献   
6.
台湾意识形态广告公司是一家风格非常鲜明的广告公司,其广告诗文案极具开创性和颠覆性。本文从文化、语言及叙事功能三个层面分析了意识形态广告诗文案的特点,重点阐述了它在内容上对传统文化的消解与重构,在语言及叙事功能方面的突破与超越。  相似文献   
7.
电影是从戏剧中产生的,电影的作们始终探索着突破戏剧化模示。本以经典好莱坞的侦探类型片《唐人街》的剧本前十页为例,分析经典好莱坞电影中的人物塑造。该片人物大都是静态的叙事媒介。他们激化并最终从属于情节的运转,这与亚里士多德的经典戏剧理论是一致的。而《公民凯恩》是好莱坞经典叙事的突破和新商业片的模示,以闪回结构塑造人物,跨越时空,切换凯恩的一生的不同时期。该片塑造的人物是有血有肉的,多维度的,“现实主义”的个性化的人物。影片所蕴含的对凯恩这存在主义人物的深刻描述和对美国社会的自省也是通过这种结构得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逃离与穿越是墨白中篇小说创作在处理与现实关系上的基本策略和个人立场,形而上与形而下、虚幻与真实、存在感与现实性、感觉与具象高度和谐地融入本中,赋予了主题的超越性;同时,在艺术探索上,墨白为当代学也提供了新鲜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库切是当代世界文坛上一位对文学创作有着独到感悟和见解的小说家。在其最具争议的《等待野蛮人》中,他寓言般的写作方式不是直接诉诸说教,使得读者可以将其放在不同的语境下加以解读。结合叙事学理论,探讨叙事视角,叙事聚焦,叙事语气如何推动对此小说主题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乡土知识历来就是中学《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能力,尤其在对学生进行爱家乡、爱祖国等思想教育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本文试对乡土知识与《历史与社会》的教学的关系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