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4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章法与章法结构,是完全建立在“二元对待”的基础之上的。而“二元对待”又是宇宙创生、含容万物的根本规律。以这种规律来观察宇宙创生、含容万物的历程,可以用“多”、“二”、“一(0)”的螺旋结构加以概括。因此章法也对应于此,形成这种结构:若从创作面看,形成的是“一(0)、二、多”的顺向结构;若就鉴赏面看,形成的是“多、二、一(0)”逆向结构。其中的“多”主要是指各个辅助结构;“二”主要是指核心结构;“一(0)”是指一篇辞章之主旨与所形成之风格、韵律、气象、境界等。其中核心结构“二”,既可彻上归于“一(0)”,又可彻下统合“多”(辅助结构),地位十分重要。本文即着眼于此,举例探讨,以见章法之核心结构在一篇辞章中的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2.
曹植的<洛神赋>的主旨历来存有争论.首先在总结前人论说的基础上,主张"感甄说"和"怀恋君王说"都不能成立;然后根据曹植性格多于情苦于情而联系到其前妻崔氏在作此赋数年前被迫自杀,此一人生悲剧不可能在其作品中不加反映,并详致分析曹植此赋较之此前宋玉、王粲、应玚诸人所撰类似赋篇,描写女方人物形象很是具体,表达阴阳相隔的深情也甚凄厉,再考察自唐代以来人们多认为此赋所写为具体真实人物这一古今共同的直觉感受,从而提出结论:<洛神赋>的主旨是曹植悼念怀恋其亡妻,洛神形象是其前妻崔氏女的化身.  相似文献   
3.
清代学者章学诚早已认识到《七发》构思来源于《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章》。章学诚的这个论断至今没有得到学术界足够的重视,更无人对其加以阐释。而这不仅是认识《七发》构思的关键,更是探寻《七发》主旨的关键。事实上,只有通过与《齐桓晋文之事章》平行对照的方式才能够破解《七发》的主旨。枚乘对梁孝王的讽谏如此深曲委婉,自然有其深刻的背景。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月之原型意象及衍生意象对《红楼梦》从内容上进行解构,认为《红楼梦》的主旨是为全人类的母亲唱一曲赞歌,为封建末世的不幸女性唱一曲颂歌和悲歌,表现了作者强烈的女性崇拜意识。有关小说内容的其他观点,都应在此之下,这是作者最主要的创作意图。又从月之运行规律对《红楼梦》的结构和情报进行了解构,认为小说仅写了月亮一月运行的四分之一周期,是用月亮的小循环推出社会和家族兴亡的大循环的,所以小说到八十回就是完整的,不存在所谓“遗稿”的“迷失”问题,高鹗续书恰恰是符合曹雪芹的愿意的。月之意象是解开《红楼梦》的一把钥匙,一个关键。  相似文献   
5.
周盛 《科技信息》2007,2(13):103-1445
萨士比亚的人文主义以他的十四行诗为代表。十四行诗不仅阐述了人文主义,而且还歌颂了人类友谊,它是文艺复兴精神的真实反映,再没有像十四行诗这样高度赞扬人类友谊的文学作品了。本文从文学功用的角度讨论了萨士比亚的第18首十四行诗的实用功效和目的,让读者感受到了这首诗的魅力。  相似文献   
6.
高适《燕歌行》一诗的主题历来颇有争议。明唐汝询《唐诗歌》和《唐诗鉴赏辞典》通过对高适《燕歌行》诗中的“横行”、“东北”、“岂顾勋”等词句的解释,认为该诗主旨是指责当朝统治者热衷边事,好大喜功。但其立论缺少可说服人的依据,观点也不正确,本文就此提出商榷意见。  相似文献   
7.
柴刚 《科技资讯》2009,(20):197-198
绘画艺术是一种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艺术活动,画家作画时就不可避免地会把个体感受与情感思想放入到艺术情境中进行体验,从而创作出带有情感倾向性的国画作品。这种艺术风格的多元化往往是语意个性化的表征.离不开意象元素的参与和体现。  相似文献   
8.
邺下文士的公宴诗对曹氏父子歌功颂德,游览诗呈现出与曹氏父子的冲突,邺下文士的两个情感世界预示着生命意识浓烈的魏晋时代即将到来。谢灵运的士族身份和贵族情趣使《拟邺中》正文充满对贵族式饮宴、游览的向往之情,刘宋统治者对士族的压迫促使谢灵运在诗序中表达了不满和怨愤。在怀旧与现实的冲突中,谢灵运的情感世界出现分裂,《拟邺中》的创作主旨遂发生了偏离。所以,《拟邺中》有深刻的意蕴,并不是为了追攀陆机的炫耀文才之作。  相似文献   
9.
富贵意绪的表达是宋代院体花鸟画的重要特征之一。通过设色明丽、工笔规整的笔触,祥瑞富贵的表意题材和严整精谨的雍穆画风,明显而丰富地表现出对锦绣前程、富贵荣华的良好愿望和美好向往。宋代院体花鸟画中的富贵意绪具体表现在取材、技法和主旨意蕴三个不同的层面。  相似文献   
10.
从作者生平事略、版本源流、内容主旨及史料价值4个方面入手,对郑敷教《郑桐庵笔记》全书进行了综合性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