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葡萄糖注射液的含量准确与否往往受称量误差,量具误差,技术操作误差、配料时搅拌不匀和配料时液体温度误差及热压灭菌等诸多因素制约。对中间品的含量来讲,均可采取补救措施直至达到合格。在实际生产中,我们发现这并不能完全杜绝成品含量不合格而造成不可挽回的批量损失,因中间品测定后还要经过至关重要的热压灭菌。  相似文献   
2.
中间品贸易在全球贸易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中间品进口贸易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当前中间品贸易自由化的背景下,中间品进口技术溢出如何影响我国的劳动力就业?基于2005-2017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综合考察中间品进口技术溢出对制造业就业的影响和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从整体上,中间品进口技术溢出显著促进中国制造业就业增长;机制研究表明,中间品进口技术溢出提高技术进步、人力资本和工资水平,进而提高制造业吸纳就业能力;异质性分析表明,中间品进口技术溢出增加对高技能劳动力就业的需求,但减少对低技能劳动力就业的需求;东部地区中间品进口技术溢出对制造业就业的促进作用最大,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小;进口资源类、其他类初级产品、农业资源型和低技术工业制成品的技术溢出阻碍制造业就业的增加,而其他资源型和中高技术工业制成品的进口技术溢出显著促进制造业就业增长。  相似文献   
3.
基于新兴古典经济学专业分工、交易成本理论,利用角点均衡分析方法对非市场分工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收敛性的影响进行分析表明,随着非市场分工发展,城乡收入水平同时下降且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新兴古典经济学关于随着交易效率提高,城乡趋同的一般均衡结论不再成立。为此,转变政府职能,杜绝政府在资本投资、产业发展方面的非市场行为与超市场强制,是改善当前城乡收入差距问题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4.
中间品进口质量与本土企业技术吸收能力的不匹配是阻碍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的重要因素。利用2000—2014年的微观数据实证分析了“质价平衡”中间品进口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质价平衡”中间品的进口显著促进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在考虑样本偏误及内生性问题后这一结果依然稳健;机制分析表明企业人力资本高级化与促研发效应是“质价平衡”中间品影响出口产品质量的重要机制;进一步区分企业与行业异质性发现,现阶段“质价平衡”中间品进口对于加工贸易企业、外资企业及技术密集型行业产品质量的提升效果更强。  相似文献   
5.
基于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HS(1996)六分位贸易数据,分2002—2007年、2008—2013年、2014—2019年3个阶段,以制造业中间品出口多样化代理全球价值链(GVC)升级,考察出口关联、进口关联对GVC升级的作用效应及其变化。研究发现,出口关联、进口关联对维持制造业中间品既有优势或培育新优势有显著影响,是驱动GVC升级的重要内、外部力量,但出口关联的影响程度远强于进口关联。金融危机后,这些力量的衰退是GVC出现回落的重要原因之一,使GVC的回落不可避免且可能延续较长时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