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系统科学   7篇
丛书文集   25篇
教育与普及   76篇
理论与方法论   88篇
综合类   155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136篇
  2011年   170篇
  2010年   157篇
  2009年   199篇
  2008年   184篇
  2007年   164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英汉隐喻翻译中的同化与异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隐喻理论认为人类的语言和思维都具有隐喻的特点,翻译的同化与异化是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本文从直译、意译、将一种文化中的形象比喻转化为目标语中相对应的已有的形象比喻、采取直译并附带解释或注释的形式以及用汉语的对句结构来翻译英语中的隐喻等几种不同的方式来探讨隐喻翻译的同化与异化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历史语境下解读分析小说<红豆>,试图寻求<红豆>被时代肯定和接受而又被严厉批判的原因,找到小说创作的突破与某些叙事的缺陷,从而形成对<红豆>更立体更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就人的身体而言,脑子是蕴藏秘密最多的地方,堪称问号的“富矿”,因而也就成为了科学家们竞相探求的热点。  相似文献   
4.
认知语言学对隐喻的诠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世界在变,人对世界的认知也是在不断深化;对语言研究从规范、描写发展到解释认知语言学在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提出了主客观相结合的体验主义认识论。隐喻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是新的语言意义产生的根源。本文通过认知语言学理论阐述研究隐喻的理论基础,并解释隐喻与认知、隐喻与本义的关系,说明对隐喻的研究应注意解释的范围与意义,应从文化与思维入手,探讨语言的哲学实质,从而对语言进行深层次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隐喻产生有三大因素:语言、社会、认知。从语言角度看,隐喻的生成除修辞作用外,还有语言本身表达力不足的原因;从社会因素看,政治、经济、科技、化等是隐喻生成的动因;从认知角度看,隐喻的生成又与人的思维、大脑、心理等密切相关。隐喻的生成实际上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各种因素之间存在着一种复杂的互动作用和互相联系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中国四大民间故事(《牛郎织女》、《天仙配》、《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不约而同均以爱情为主题,反映了性欲本能与自体生存本能是人类的基本本能。中国四大民间故事为弗洛伊德的“力比多”学说提供了佐证.同时“力比多”学说也较圆满地说明了为何中国四大民间故事均具有爱情这唯一主题。  相似文献   
7.
二语学习者在交际过程中体现的概念流利的缺乏和多样性的缺乏分别由Danesi和文秋芳提出,对两者的解释都超出了语言范畴本身.本文基于概念隐喻和语法隐喻相关理论对这两种现象进行分析,认为当代隐喻理论的发展为这两种现象的解决提供了可能性,而且多样性的缺乏是概念流利缺乏的表现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8.
这是一本偏魔幻的小说。那个长猪尾巴的奥雷良诺是布恩地亚家族在整整一个世纪唯一由爱情孕育而生的后代。布恩地亚整个家族都不懂爱情,不通人道,这就是他们孤独和受挫的秘密。  相似文献   
9.
人类对生命世界的兴趣,并不仅局限于它们美妙的形态,更多的时候,吸引我们眼球的是这些自然之灵的种种匪夷所思的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当代小说创作的多元化语境中,金岱以其独特的创作个性、创作领域成为多声合唱中精彩的一曲。本拟对其长篇小说系列“精神隧道”的创作精神及书写疆域做些分析与归纳,以寻觅其创作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