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6篇
丛书文集   14篇
教育与普及   16篇
理论与方法论   7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69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近年来我国短跑项目的低弥状态,通过中外优秀男子100米跑运动员的速度结构和技术特征进行分析认为:最大速度是制约我国男子100米跑的关键因素,而加速距离短是影响最大速度的主要因子.且我国男子短跑运动员保持最大速度的能力差及最大速度出现的时机不合理。  相似文献   
2.
惠更斯发明的摆钟在清初传入中国,其他力学成就是在鸦片战争后翻译的<重学>中传入的.对惠更斯所观测到的土星环和土卫六,部分中国人的了解比较早.他的光学理论和数学成就直到清末才被中国人接触到.这些材料为揭示从清初到鸦片战争之后二百多年来西方科学在中国的传播脉络提供了一些新证据.  相似文献   
3.
巴赫金把视野分为人物的内视野和外视野。内视野中的人物形象与外视野中的人物形象在空间、时间和思想含义三方面都有一定的区别,前者比后者更具丰富性和发展性。西方剧作家有利用外视野来塑造人物时,比较重视正面人物的内视野,把他们的性格描绘得比较丰富,而反面人物的内视野较为有限。但也有些戏剧在一定的程度上体现了双方的内视野。  相似文献   
4.
浅谈中外高等教育评价的特点和主要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欧洲高等教育评价的特点 从20世纪80年代起,欧洲各国普遍开始重视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在高等教育评价活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著名的三种模式:法国模式、荷兰模式和英国模式,对其它国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三种模式概括起来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5.
电影是从戏剧中产生的,电影的作们始终探索着突破戏剧化模示。本以经典好莱坞的侦探类型片《唐人街》的剧本前十页为例,分析经典好莱坞电影中的人物塑造。该片人物大都是静态的叙事媒介。他们激化并最终从属于情节的运转,这与亚里士多德的经典戏剧理论是一致的。而《公民凯恩》是好莱坞经典叙事的突破和新商业片的模示,以闪回结构塑造人物,跨越时空,切换凯恩的一生的不同时期。该片塑造的人物是有血有肉的,多维度的,“现实主义”的个性化的人物。影片所蕴含的对凯恩这存在主义人物的深刻描述和对美国社会的自省也是通过这种结构得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7.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与之相应,必然会产生反映过一信大事件的学作品。作从诗歌、小说、散、戏剧四个方面搜集了一批史料,并作了相应的论述。该的研究内容,可以弥补中国近代学史研究的不足,填补达一段学研究的空白。  相似文献   
8.
<正> 近几年来,有关”当代戏剧之命运”的讨论,引起了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其实对此话的观点和看法,不少业内人士早有说法种种。什么”戏剧到了不能再低的低谷,走不出去了”、”再好的戏也没有人看,肯定被淘汰,只不过是早晚而已”等等。时间长了,听的多了,也就麻木了。然而,回顾中国戏剧走  相似文献   
9.
作为历史人物的王昭君,她的形象不断出现在剧作家笔下,但她的文学形象,在不同作家如古代戏剧家和20世纪的郭沫若、曹禺的笔下,却是不尽相同的,而且还经历了一个明晰的转变过程。这一转变投射着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在现实社会秩序中的地位和精神构成的变化,透露着创作主体个人及其所代表的群体对现实和未来的诉求与想象。  相似文献   
10.
朱光潜曾说:“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最好从读诗入手。能欣赏诗,自然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他种类文学。”德国学者尔格哈曼强调:“诗是人类的母语。”还有人说:“诗歌是语言的钻石,情感的轴。”下面是我对诗歌教学的一己之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