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7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基于壳聚糖载体的蛋白质药物纳米颗粒制备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基于壳聚糖(CS)与聚阴离子(多聚磷酸纳)间静电作用的离子凝胶化方法,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为模型,在室温下制备了包载蛋白质的亲水性壳聚糖纳米颗粒.对BSA-壳聚糖纳米颗粒的形成条件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在pH值为5.0,CS与TPP的质量比为4,壳聚糖分子量为40 kDa的最优化的条件下可制备粒径小于100 nm的BSA-壳聚糖纳米颗粒,对BSA的包封率达到50%以上.并将该体系初步应用于蛋白类药物丙种球蛋白-壳聚糖纳米颗粒的制备研究,这种壳聚糖纳米颗粒对丙种球蛋白具有良好的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3.
报道了运用低温乙醇与明矾吸附、碳吸附相结合,制备猪血丙种球蛋白的工艺,纯度可达95%以上,回收率达57%,其他各项指标均达卫生部制定的《中国生物制品规程》标准。  相似文献   
4.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儿童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南学院学报》2001,16(4):78-80
  相似文献   
5.
BXSB小鼠是从美国Jackson实验室引进的自发系统性红斑狼疮(SLE)重组近交系实验动物模型,其发病与性别及年龄密切相关。我们对4、5、6月龄的雌、雄BXSB小鼠及部分C57BL/6小鼠的血清丙种球蛋白(丙球)及尿蛋白进行了检测,其结果表明,各月龄雄性BXSB小鼠的血清丙球水平及尿蛋白含量均高于同月龄雌性BXSB小鼠和C57BL/6小鼠的相应值,其差别有显著性。我们所测得雄性BXSB小鼠的这两项指标的异常表现,与文献中关于BXSB小鼠发病与性别及月龄关系的报道,以及我们在这些小鼠观察到的病理和免疫病理变化是一致的。鉴于此两项检测方法比较简便和可靠,故用其作为监测小鼠SLE发病的指标。可能对于研究小鼠SLE发病的影响因素或治疗措施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6.
殷平玲 《甘肃科技》2009,25(15):159-160
观察小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由疗效;将46例IT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3例,予地塞米松每日1.5mg/kg,连用5d后改用强的松,每日1.0mg/kg,顿服,总疗程4—6周;治疗组2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每日0.2g/kg,连用5d;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血小板上升速度明显高于对照,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小剂量静脉丙球联合地塞米松治疗ITP较单纯应用地塞米松能够更快地升高血小板,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是作者应用“人血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剂”治疗ITP患者1例的临床观察报告。  相似文献   
8.
用共振散射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人血丙种球蛋白与Dy(Ⅲ),Tb(Ⅲ)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在近生理条件pH 7.40下,人血丙种球蛋白的散射强度十分微弱.当人血丙种球蛋白与Dy(Ⅲ),Tb(Ⅲ)相互作用后,散射强度急剧增强,最大散射峰位于470nm处.散射强度随Dy(Ⅲ),Tb(Ⅲ)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并且Dy(Ⅲ),Tb(Ⅲ)的浓度与散射强度成线性关系.可以肯定丙种球蛋白与Dy(Ⅲ),Tb(Ⅲ)是通过静电作用结合的,并研究了此反应的影响因素和适宜的反应条件.在此优化条件下结合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进行研究,发现Dy(Ⅲ)使丙种球蛋白的构象发生了改变,α-螺旋含量减少,Dy(Ⅲ)是与丙种球蛋白肽键的C=O基团和亲水外壳的氨基酸残基中的羧基通过静电作用形成了缔合物.  相似文献   
9.
用凝胶渗透谱色法(GPC)检测了柱层析分离纯化后所得的免疫丙种球蛋白(IgG)组分.结果表明,使用DEAE 阴离子交换纤维素-葡聚糖凝胶A-50柱层析法能从人血浆蛋白中分离出不含聚集体的纯IgG 单体.对肌注IgG 制剂使用葡聚糖凝胶Sephacryl S-200凝胶过滤法能除去IgG 中的聚集体,但却不能分离出存在于其中的小量血清白蛋白;但使用DEAE阴离子交换纤维素柱层析法效果却恰好相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在辅助治疗重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MG治疗23例重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同时选择常规治疗21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治疗前后血清球蛋白水平,比较两组间病死率及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对照组血清球蛋白随病情发展显著下降(t=9.153 P〈0.01),治疗组血清球蛋白在治疗后略有上升,但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t=1.611 P〉0.05);两组间病死率及医院感染发生率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10)。结论:MG不能降低重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病死率及医院感染发生率,因而不建议在重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中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