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随着网络的发展,上网己成为大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内容和社会化的重要途径。网络在开阔大学生视野、促进学习、丰富知识的同时,也引起了大学生各种网络不道德行为问题,并且越来越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重视。学者们纷纷从心理学、法律、网络技术和管理学等角度分析和研究此问题,这些研究对思想政治工作和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关云 《世界博览》2013,(14):87-87
美国中情局前雇员斯诺登曝光美国的监控与窃听项目"棱镜"之后,全世界一片哗然。美国国内纷纷反对政府侵犯个人隐私,对此奥巴马解释这些监控没有针对美国公民或在美国的人。他的意思是这项目只是监控和侵入世界其他国家的信息传输系统。欧盟为此要美国作出解释。很多中国人更为这一次美国在全世界面前丢脸而扬眉吐气:因为此前几个月美国正大肆渲染中国黑客入侵美国网络,窃取各种信息。斯诺登一爆料,彻底曝光了美国的伪善。一时间美国再也没脸指责中国了,中国此前承受的压力顿时消弭于无形。这可谓天上掉下来的好事。但外交部发言人在回答斯诺登爆出的美国对中国实行的各种网络入侵行动时,只是很低调地说要和美国沟通,没有趁机对美国大加讨伐。而一些军人评论家却说,因为斯诺登的爆料,美国相当于损失了一个重装师。  相似文献   
3.
《世界博览》2011,(24):13-13
投资者看的只是经济价值,烟、酒、赌成为他们的首选。  相似文献   
4.
司法规避不道德选择存在的道义问题,是因为"无法可依",其主要原因可以从法律维护社会基本道义的手段、立法的难易程度和司法实践的复杂情况等角度进行分析。在法治社会,通过创新立法理念和法律条文来探讨司法干预不道德选择的道义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5.
科学的不当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的科学社会是一个“审计社会”,广泛采用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对期刊和科学家进行评价,但
是这种评价方式却有助于科学不道德行为的滋生。该文总结了科学行为扭曲的6种情况,探讨了它们的形成
原因,最后尝试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6.
邱吉福 《海峡科学》2004,(12):36-37
近年来所暴露的一系列会计舞弊欺诈案件以及与之相关联的审计失败的案例,使会计业的公信力受到严峻挑战,对会计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不利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是法律不全、执法不严,无法约束人们的不良行为,而根本原因在于人们的道德标准下滑,真假、善恶、美丑、是非界限模糊,无法抑制人们的不良心欲,进而导致不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7.
今天,讲完《牛郎织女》。让同学们满怀激情谈感受时,有许多同学为牛郎唱赞歌:诚实、善良、勤劳……可黄瑞同学独树一帜,反其道而行之:“老师,我看牛郎不道德”。他的话音一落,班内顿时鸦雀无声,所有同学们的目光同时聚焦在黄瑞的身上。  相似文献   
8.
以多家企业的在职人员为被试,通过两个实验,探讨职场情境下马基雅维利主义和权力对不道德行为的影响.在测量被试马基雅维利主义水平的基础上,分别通过测量被试主观的真实权力,及设置情景启动被试的权力感知,考察被试对不道德行为的接受认同程度.结果发现:高马基雅维利主义倾向者相对更接受和认同不道德行为,当其处于高权力地位时,其对不道德行为的接受程度更高;而对于低马基雅维利主义倾向者,权力引起的对不道德行为的认知差异则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正思想试验是一种概念或假设,通常与谜语相似,是哲学家和科学家所使用的了解什么是大众思想的一种简单方法。下面是历史上关于思想的10项知名试验,以及它们所要表达的哲学、科学和伦理意义。1、电车的问题这是伦理学领域最为知名的思想试验之一,内容是这样的:一个疯子将5个无辜的人捆绑在电车轨道上,一辆失去控制的电车朝他们驶来,并且马上就要碾压到他们。幸运的是,你可以拉一个拉杆,让这辆电车开到另外一条  相似文献   
10.
易斌 《中国西部科技》2002,(6):80-80,79
“一稿多投”是众多报刊编辑部普遍感到头痛的问题,尽管一再重申不得一稿多投,但是,近年来一稿多投的现象仍然屡屡发生。关于“一稿多投”现象的分析讨论文章也为数不少,这些文章几乎都把造成这种现象的过错归结于作者,归结于作者的不道德行为。笔者认为:当前对于“一稿多投”现象的认识是片面的,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说是错误的,报刊编辑部对此问题的产生应该负有一定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