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6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63篇
系统科学   106篇
丛书文集   98篇
教育与普及   64篇
理论与方法论   43篇
现状及发展   13篇
综合类   190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152篇
  2007年   153篇
  2006年   124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98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若a1,a2,…,an是n-1个不同的整数,证明了当n≥4时,f(x)=(x-a1)(x-a2)…(x-an)-1在有理数域Q上不可约;当n≥3时,f(x)=(x-a1)2(x-a2)2…(x-an)2+1在有理数域Q上不可约.  相似文献   
2.
引入了一类不可微多目标数学规划的高阶对偶模型。在广义凸性条件下,建立了弱对偶性定理。其结果推广和统一了近期文献上出现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一类特殊根及其刻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任一个超幂零根为零的亚直不可约环所确定的环类 ,证明了由这样的环类所确定的上根都是特殊根 ,并且给出了这类根的一些刻划  相似文献   
4.
本文详细讨论了通用教材中对MB系统的定义及MB统计分布和各种表述形式,指出MB系统的最主要标记应是“粒子的可分辨性”,提出了讲述MB统计分布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与半群的完全不可逆生成集相关的几个性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讨论了半群环的两个性质以及关于半群的a.c.c.p.(主理想升链条件)的一个结论。  相似文献   
6.
针对傅里叶-贝塞尔变换(FBT)难以估计和有效分离多分量LFM信号的问题,提出了一种k分辨-FB(k-FB)级数展开结合dechirp的信号分离与估计算法。在FB级数的基础上引入k分辨参数,通过理论推导,得出了信号频率与级数的关系,证明了参数估计精度与k取值正相关。通过解线频调和k-FB级数计算,实现了信号分离重构和参数估计。在不同信噪比、信号功率比和k分辨条件下对信号的分离精度进行了仿真研究,并与基于分数阶傅里叶变换(FrFT)的方法进行了对比。仿真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模因视角下对待不可译有两种处理办法:一是产生“基因型模因”,基本上采用直译或异化策略再进行补偿的办法,保证信息不失真,实现“相同信息异型传播”;二是产生“表现型模因”,在原模因的基础上产生较大的变异,采用意译或归化的翻译策略,实现“不同信息同型传播”。  相似文献   
8.
从自相似集合的性质出发,通过容度研究了一类分形集合K的分形特征:M inkowski不可测性.  相似文献   
9.
梅镇彤 《科学通报》1993,38(15):1415-1415
加压素对学习、记忆的增强作用已有不少报道,而它的作用机制目前尚未阐明,有一些工作已表明它的中枢作用部位主要在中脑-边缘系统,包括海马、隔核、杏仁核和中缝核,加压素通过中脑-边缘系统来调制学习记忆过程。为了进一步阐明8-精加压素(AVP)对大鼠分辨学习增强作用的机制,特别是内源性AVP在其中的作用问题,本工作采用脑内微量注射抗AVP血清的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从语言的观点看相对主义--论"不可通约"的克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库思《科学革命的结构》的出版,为科学哲学带来了相对主义的问题。“不可通约”的概念更使得范式之间“沟通崩溃”,理性比较失去基础。戴维森、奇确等人对此概念提出了有力的批评,但也没能令人信服地克服这一问题。本文试图说明,首先不可通约并不意味着不可沟通,人类具有的“普遍语言能力”使得我们可以实现跨语言的完全沟通。其次,借助语言的创生能力,“不可通约”的问题也可能随着人类语言的丰富而不断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