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丛书文集   6篇
教育与普及   8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7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陕西镇安三叶木通野生资源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陕西省镇安县三叶木通的生长情况进行了资源调查.从其生物学特性、分布状况等方面说明了三叶木通在镇安县生长的适宜性和可开发利用性,并阐述了三叶木通在镇安县开发利用的现状及展望.  相似文献   
2.
八月扎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八月扎(FructusAkebiae)中分离出13个化合物,并进行了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分别为1 monostearin(1),2 monoolein(2),1 monoolein(3),棕榈酸(4),1 acetyl 3 olein(5),1 acetyl 3 linoleoyin(6),β 谷甾醇(7),β 胡萝卜甙(8),常春藤皂甙元 3 O β 葡萄吡喃糖甙(9),常春藤皂甙元 28 β D 葡萄吡喃糖甙(10),常春藤皂甙元 3 O β D吡喃木糖基(1→2) α L 阿拉伯吡喃糖(11),常春藤皂甙元 3 O α L 吡喃鼠李糖基(1→2) α L 阿拉伯吡喃糖甙(12),常春藤皂甙元 3 O β D 葡萄糖吡喃基(1→2) α L 吡喃鼠李糖基(1→3) α L 吡喃木糖基甙(13).其中化合物1~6,9,10,12,1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用扫描电镜对转BADH基因水稻52—7及其受体亲本中8第三叶表面气孔器进行了比较观察。发现了52—7气孔器形态、气孔器乳突及某些气孔性状发育不全的现象;叶缘、叶腹面和叶基部气孔器的乳突及气孔器蜡质的发育分别早于和快于叶中、叶背面和其它部位;52—7不同部位气孔器乳突数的多少、气孔器乳突的位置及气孔器蜡质的发育情况与BADH基因的转入无关,而叶缘和叶中气孔器乳突数的差异及明显的边缘效应优势与BADH基因的转入有关。  相似文献   
4.
为寻找三叶木通雌雄花性别分化的相关基因,从基因的表达水平上揭示三叶木通雌雄分化的分子机制.以三叶木通雌雄分化期的花芽为材料,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自然状态下三叶木通的雌性花芽与雄性花芽进行转录组测序,通过生物信息学对雌雄花芽的转录本进行分析,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将雌花与雄花Unigene进行表达量分析,筛选表达量高且可信...  相似文献   
5.
通过静态法和半静态法研究了浮萍Lemna minor生物富集0.1、0.5、1.0、2.0 mg.L-1洛克沙胂、阿散酸(以砷计)的动力学过程。静态法的研究结果表明:大约55 d,浮萍生物富集各个质量浓度的洛克沙胂、阿散酸均基本达到平衡;0.1、0.5、1.0、2.0 mg.L-1洛克沙胂的生物富集系数(BCF)分别为:3 116.7、1 308.0、548.4、355.0;0.1、0.5、1.0、2.0 mg.L-1阿散酸的BCF分别为:690.0、341.1、255.9、179.8;而且浮萍对各个质量浓度的洛克沙胂、阿散酸的BCF随水体浓度升高而减小。半静态法研究结果表明:浮萍对洛克沙胂、阿散酸的生物富集系数(BCF)、吸收速率常数(K1)随水体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同等质量浓度的洛克沙胂的吸收速率常数(K1)大于阿散酸。  相似文献   
6.
三叶木通种质资源形态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收集全国三叶木通种质资源73份,测量各种质16个生物学性状,运用SPSS软件对各形态指标进行方差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并对各种质进行聚类分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描述果实的各指标变异幅度最大,各种质间果实差异较大.主成分分析把16种形态学指标归结为果实因子、叶片因子、种子因子、果肉因子4个主成分.聚类分析把73份种质资源分为5大类.为三叶木通种质资源的收集整理以及优良种质的选育提供了重要的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8.
5 Fu和CHM都强烈抑制稀脉浮萍6746开花,在SD诱导2天以内5 Fu完全抑制开花,以后抑制作用逐渐减弱;而在SD诱导4天以内CHM完全抑制开化.CHM明显抑制光周期诱导开花过程中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增强和同工酶带的增多,而5 Fu则无此作用.  相似文献   
9.
郑海金 《科学通报》1988,33(18):1416-1416
自从cAMP最初在动物中被分离、鉴定和确定其生理作用以来,对生物体内环核苷酸的研究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并从分子水平上阐明了cAMP作为动物激素的第二信使在细胞内引起一系列生理变化的作用机理。高等植物中环核苷酸的含量比动物组织低得多。过去由于受到测定方法的限制,曾在较长时期对其在植物中是否存在有所争论;且多用外加  相似文献   
10.
选择CP30的草鱼膨化料(简称精)和浮萍(简称青)作为试验饵料,挑选体重为60.39±1.57 g草鱼鱼种225尾,平均分成5组,每组3个重复,分别投喂精青饲料比例(干物质比例)分别为0∶100(G1) 、25∶75(G2) 、50∶50(G3)、75∶25(G4)、100∶0(G5),在池塘网箱里饲养60 d,研究不同比例的精、青饲料对草鱼生长、形体指标及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各试验组草鱼的存活率均在97.78%以上,且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膨化饲料比例的增加,末均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也随之增加,除G4与G5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其他各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 ).2、肥满度随着膨化料比例的上升而增大,G1的肥满度为最小,但与G3和G4差异不显著(P>0.05);脏体比和肝体比随着膨化料的比例上升而上升;肠体比呈现相反的趋势,随着膨化料比例的上升而下降,G1为最大,且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3、不同比例的精、青饲料比例对草鱼肌肉的营养成分有显著的影响,随着膨化料比例的上升,肌肉水分含量下降,G3、G4和G5显著低于G1和G2(P<0.05);而肌肉粗蛋白、粗脂肪和灰分含量呈现相反的趋势,随着膨化料比例的上升而上升.综上所述,G4试验组的草鱼不但能获得高的生长速度,还能保持良好的形体,且肌肉的营养成分品质较高.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建议池塘养殖草鱼投喂膨化饲料与浮萍的搭配比例(干物质)为75∶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