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逻辑推理等方法,对浙江省优秀的几位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员在近几年来的比赛成绩进行了统计与综合分析讨论.结果显示:浙江省女子全能运动发展呈波浪型态势,与世界水平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认为:这与浙江省对运动员的科学选材和科学系统训练密切相关,要赶超世界水平必须调整浙江省运动员的训练结构比重,大力加强速度力量素质和专项技术的训练,发展全能运动员所必须具有的全面的专项身体素质,增“强”削“弱”,进而提高浙江省女子全能运动的竞技水平,走上世界舞台.  相似文献   
2.
对我国部分高校田径女子七项全能运动现状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女子七项全能运动水平较低,其制约因素主要是训练时间、经费投入、生源状况、运动队管理体制、教练员业务能力、科研水平、运动员奖励机制及竞赛体制等。在此基础上提出振兴我国高校女子全能运动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3.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优势分析法,对我国第九、十届全运会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前8名的成绩进行分析,并将我国第十届全运会女子全能项目的单项前8名成绩与世界女子七项全能项级运动成绩进行了比较研究;寻找出造成差距的主要原因,并为我国该项目的科学选材、训练和比赛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我国女子七项全能项目的各单项成绩与评分表具有...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访问、数理统计和灰色关联分析等方法 ,对我国八运会女子七项全能选手前 8名的运动成绩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结果表明 ,80 0m、跳远和 2 0 0m是影响我国优秀女子七项全能成绩的主要因素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供七项全能运动员训练和比赛参考  相似文献   
5.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优势分析方法,对体育专业女大学生的田径普修课七项全能总分与各单项之间进行量化分析与评价,揭示总分与各单项之间的关联优势关系。为制定合理的女生田径普修七项全能教学与训练计划,提高教学质量,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多年来高校女子七项全能在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对女子七项全能运动的训练特点进行了全面探讨,提出了符合高校特点的训练方法。经实践证明采用该训练方法符合高校训练规律,有利于提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7.
叙述了灰色关联分析的意义,指出了对高水平运动员进行关联分析时动态数列的建立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二级关联序的可信度问题,重新排出了我国和世界优秀女子七项全能影响总分的项目关联序。  相似文献   
8.
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比较与分析中外女子七项成绩的变化特点,从社会方面、训练方面和人员方面分析影响我国女子七项全能可持续发展的各种因素,提出了我国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可持续性发展的建议:提高科学化训练水平;加快竞赛与商业运作的良性循环;加强后备力量的培养和输送;改革教练员选拔、上岗与建立奖励机制;改善训练环境;开拓新的技术理论和训练体系等。  相似文献   
9.
运用数理统计、对比分析等方法,分析探讨了女子全能运动的发展趋势,认为优秀全能选手将注重对“全能能手”的追求。全能投掷项目成绩的突破将使女子全能成绩产生飞跃。  相似文献   
10.
七项全能运动员经过短期训练,总分从3538分(手计时)提高到4045分(电计时),获得1999年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第3名。通过比较该运动员全能训练前后的成绩,分析和研究训练与比赛的思路和方法,探讨七项全能新手短期训练的问题,旨在拓宽高校七项全能训练思路,提高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